王羲之
王羲之(307~3651,字逸少,琅砑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幼时拙于语言,及长善辩。永和七年拜右军将军,领会稽刺史,世称王右军。在任四年,辞官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徜徉山水,喜道家之学,性酒脱不羁。羲之书法真迹,已不可见,仅有刻帖与唐人钩摹墨迹传世。其书有真、行、草三类,史载他还精通章草、隶书,惜不传。羲之书法是书法艺术自觉化的产物,是魏晋以来文人书法流派的结晶,也是羲之天才的创造。从汉末开始的书法艺术自觉化有一个明显趋势,即求美倾向。羲之则是当时书坛求美大趋势的体现者。其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用笔丰富而灵巧,体势在平衡中求开阖聚散,更显出一种灵动潇洒之态,体现了一种妍美流畅的新风格。这种风格在王羲之行书中体现得更明显,如《兰亭序》是羲之行书的代表作。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书家,被历代尊为“书圣”。其行书代表作还有《丧乱帖》、《奉桔帖》、《平安帖》、《二谢帖》、《孔侍中帖》等,各有趣味,悠闲如《奉桔》,欹侧如《丧乱》,佻达如《二谢》,峭峻如《孔侍中》,总体上都体现了一种潇洒流美的风韵。
《兰亭序》,行书。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全文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从用笔看,《兰亭序》明显加强了中锋与侧锋的穿插变化,将中锋与侧锋交融成一个整体,而运笔的转折,丝牵与映带,既丰富又自然,既生动又精炼,既飘忽又有力:其字势则大、小、正、侧、俯、仰,千姿万态:布白则以疏朗为主而加以微妙的疏密松紧之变化。这一切,充分表现了王羲之潇洒俊爽、飘逸遒美的书法风格。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