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历代书法作品
书画 > 历代书法作品 > 隋唐 >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师法张旭,悟得“屋漏痕”、“折钗股”笔法,又大胆地吸收了篆籀书的线条特征,建立了一种有别于王羲之书法体系的行书规范一颜 书的

腕力强劲、丰腴雄壮、中锋为主、墨色浓重仓涩。所以说,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书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历来影响巨大。颜真卿的行书作品较多,如《祭侄文稿》、《刘中使帖》、《争座位帖》、《湖州帖》、《裴将军诗》、《送刘太冲序》等。

唐_颜真卿_<a href='http://m.yamoke.com/a/202303/22448.html' target='_blank'><u>祭伯父文稿</u></a>.jpg

《祭侄文稿》是追悼其侄季明的文章草稿,唐乾元元年(758)书,墨迹白麻纸本,全文共23行,计234字,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二行书”。

临习《祭侄文稿》,要观察线条与线条之间的连带关系,注意体会笔断意连的效果,并遵循颜体行书腕力强劲、丰腴雄壮、中锋为主、墨色浓重仓涩的特点进行临习。学习用手腕的运转支配线条;注意圆润饱满的字形特点,体会字与字之间的呼应、牵引的关系,领悟该帖点画形态、运笔速度、章法开合等一系列变化所体现出来的形式上的运动感和节律感,行气贯通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安史之乱”爆发。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