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书法字帖
书画 > 书法字帖 > 毛笔字帖 > 毛笔行书 >

书法教材字帖《标准行书米芾蜀素帖》

书法教材字帖《标准行书<a href='http://m.yamoke.com/u/316/' target='_blank'><u>米芾</u></a>蜀素帖》

米芾( 1051~1108),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官至吏部员外郎,徽宗时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爱洁成癖,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人称“米颠”。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赏,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 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苏轼也称他的书法“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在书史上,宋四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也是米芾。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苏轼被贬黄州时,他去拜访求教,东坡劝他学晋。元丰五年开始,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米芾学书十分勤苦,自谓:“平生写过麻笺十万, 流布天下。”史料记载:“一日不书, 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故他练就一手临拟之功,所仿者能以假乱真,有人戏称其书为“集古字”。然正因其广采众长,尤在二王书法中沉浸极深,终以王献之笔意为精髓,融唐人之所长,运己意而跌宕,自成一家。米芾书擅多体,以行书最佳,其用笔灵动多变,爽利中见力量,劲健中见沉着,湿笔丰润而不乏骨力,起笔、收笔、提顿随意而适,姿态飞动,尤以中、侧锋的配合转化极见精妙,故他自谓为“八面出锋”其书体势多欹侧,但俯仰之间,照应有致:章法则疏密相间,打破行款的单调直线,每一行字左右偏侧,行气波动而流贯。米芾书论也颇多,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和《评字帖》等,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书论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米芾墨迹传世甚多,代表作有《苕溪诗卷》、《蜀素帖》、《多景楼诗册》、《珊瑚帖》等。米氏书风在宋时影响极大,宋高宗吴琚张孝祥以及其子米友仁都取法于他而上追晋唐,形成米派书家群。

《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书自作诗八首。书于宋哲宗元祜三年,其时米芾38岁。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计71行658字,署黻款。“蜀素” 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的丝绸织物,制作讲究,上织有鸟丝栏。此帖用笔多变,正側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因蜀素粗糙,书时全以力运。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 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致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书法教材字帖《标准行书米芾蜀素帖》

书法教材字帖《标准行书米芾蜀素帖》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书法教材字帖《标准行书米芾蜀素帖》
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书法艺术
下载提取码:am1e
点击下载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