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藏圣教序》王羲之书法字帖 高清大图
现在,有些刚刚组建的大学在门口矗立的校牌,为了追求气魄,抑或追求某种历史感,往往从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中进行集字组合而成。假若不仔细思索年代问题,倒也像是专门请领袖给该校亲笔题写的校名。这种集字成行或集字成篇的做法始于唐代。历史上第一部集字名作,就是我们学习行书时所使用的那个重要临本一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圣教序》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只是一个集字本,但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书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唐太宗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命玄奘在弘福寺翻译从印度取回的佛教经文。太宗制序表彰其事。因太宗酷爱王羲之的书法,遂由怀仁大师按内容汇集王羲之的行书单字,拼凑成篇。唐太宗御制的这篇序文,就由怀仁从王羲之的行书单字中汇集而成,再勒石刻碑,故名之日《集王书圣教序碑》。
《集王书圣教序碑》,唐咸亨三年(672年)十二月刻。碑的正面是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序文,碑的阴面是高宗李治撰写的记文:释怀仁集晋王羲之书,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行书,30行,行字数不一,每行85或86字不等。碑通高350厘米,宽100厘米,额刻有七佛像。此碑原在陕西西安弘福寺,现藏陕西西安碑林。此碑的摹写和刻制,前后花费了20年的时间才完成,由此可见其摹写制作之精细非同寻常。
自从怀仁开启了集字的先例之后,继起唱和集书者举袂成幕,不一而足。所以说,怀仁集字在书法发展上具有发生学的意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确实是贡献卓著。
弘福寺怀仁和尚,也是喜爱王羲之书法的唐代书法家。我们从他“集王圣教”中可以看出,怀仁对王羲之行书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是怀仁集藏于唐皇宫里的王羲之行书真迹而成,不难看出里面有《孔侍中帖》、《十七帖》和《兰亭序》中的字。如将其与唐摹本比较,可以说是笔笔神似、字字形肖,几无二致,勾勒摹刻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此碑共计2400余字,把这么多的字裁剪拼集成篇,在章法布局上肯定难尽人意。但该碑在怀仁大师的精心编辑下,几乎是达到了天衣无缝、如同手书一般,因此为历代书法家所重视,都认为王羲之的真迹多赖此以传。清代杨宾谓唐代集王书者有十八家,推怀仁《圣教》为第一。
怀仁,唐朝僧人生卒年不详。唐太宗贞观(627~649年)时居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弘福寺。他并不以书家而称名于后世,然而他奉命集字制成了《圣教序》,遂完成了书林中的这一伟业,使他美名从此大振而远扬。怀仁之名同此碑与世共存。北宋周越《古今法书苑》中有云:“文皇制《圣教序》,时都城诸释委弘福寺怀仁集右军行书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迹,咸萃其中。”北宋黄伯思则日:“今观碑中字与右军遗帖,所有纤微克肖,《书苑》之说信然。”清康有为也称怀仁为书法异才。由此可见,怀仁大师不仅在传承王羲之书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位师法王羲之的书法大家。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