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书法知识
书画 > 书法知识 > 草书 >

草书怎样起笔收笔

草书的起笔、收笔

书法的点画线条,总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当然草书也不例外。但草书中的这三个部分却不同于正书。它表现的变化多端难于捉摸。很多地方并不能像正书一样可以确切地说明是方、是圆,每- -种起收 ,也没有固定的运笔线路图。只是在运笔中多变的提按顿挫等运动形式的运用下,引发出多变的藏露、方圆.正侧等不同的笔法。所以这种藏路方圆、正侧的范围是较大的,形式和具体表现也是多样的。

起笔

草书的起笔,方圆藏露都有。根据不同的种类和风格,有着不同的表象。一般的说来,草书的起笔动作比正书要简省的多。即使是藏锋,也是在一个快速的小幅度的动作中完成的,是在笔和纸相交的瞬间和中途笔交融在一起进行的 。草书起笔的动作,有时并不落实在纸面上,而表现落笔前的空中动作上,这也是在创作时常常要求的空中的起笔意念。当纸和笔接触以后实则已进入了中途笔的运行中。当然这种起笔的衍变是有一个过程中。草书的笔法是由篆隶的笔法省略而来,最初的草书是篆隶的快写,所以越是早期的草书和篆隶用笔越近,古章草多以篆隶的藏锋圆起为主。这种笔法采用的是逆锋人纸,是典型的“藏头”笔法,欲左先右,欲上先下。这样的起笔便于使笔锋立于线条之中。易于表现线条的润厚,古朴之感。

早期的章草虽然也有搭笔直接书写的现象,但这种现象为数很少,只是笔锋偶然没有调节好所造成的(“者”、“毒”)。但早期章草有一种现象 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承上起笔时有下行的微顿动作,特别是横划书写时 ,这种现象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到后来这种起法为后期章草所采用,成为后期重起笔的主要笔法。后期的章草和今草是交织发展的。在用笔上受到今草的部分影响,所以尖、圆锋并用。起笔的下顿之势渐粗,特别是到了宋克等人,起笔处已有很多直接搭笔的书写。但是这种“今妍”的笔法在他们的章草中也并没有成为主流,其主要的起法还是采用了传统的圆笔起法较多。

今草的起笔变化多端,它有从章草继承下来的各种方法,也有受到后来行书楷书用笔的影响的尖锋搭笔。同时在自然书写时草书的随意性较大,所以往往随着笔势笔形而出现一些具体的起法。我们在分析今草的起笔时应当把这几种因素都考虑进去。根据具体的线条情况作具体的分析。

现以孙过庭书谱》的一些字 为例,可见今草的起笔,还是以圆为主的,特别是在节奏点上的第一次起笔。这是起笔的主流,同章草的发展线索紧密相连如图1.jpg。但是今草中也多出现方起(如图1.jpg),尖起(如图1.jpg),承,上起(如图1.jpg)等不同的起法。在张今草作品中,起笔处固定的样式很少。这是由于今草的连续比较强,起笔时常常是不校正笔形就落笔写下一个字了所以即使有意想写成有规律的起笔,也会因笔形不同而出现不相同的起笔效果。但是这种现象也并非说明草书书家在写- -张作品时没有规律可寻。实际上任何一个书家都有自己落笔的规律,但了解这种规律并不能把眼光只停留在线条上,而是要从作者的用力习惯去体会。因为在用力习惯上,有的作者落笔轻,有的作者落笔重有的喜欢斜落,有的喜欢直落(笔端直接向下),有的落笔的动作大,有的落笔动作小。有的在没触纸的空中以意念回锋落笔,有的则是在落纸后,稍微停留,再行中途笔。这些不同的习惯就是某-作家的起笔规律。在分析时,从每一次具体的起笔可以总结出来这些规律。同时又可以通过这些规律,结合各种起笔的前后关系去分析,如有的承,上(如图“所”字) ,有的照顾到后面的笔势(如图“傍") ,这样便能准确地理解今草的起笔。

起笔是一划的开始,由于草 书线条的运动幅度较大,中途笔的过程较长,变化特多,所以一划的成败和起笔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大草或小草中连绵笔划较多的字,多采用藏锋逆人的方法,使笔在行前就应作好了中锋长行的准备。但不论运用什么样的起笔方法,都要做到笔实而有弹性,肯定而果断、饱满而意长。为中途笔的各种变化作好思想和情感的准备。

收笔

草书的种类不同,收笔的要求是有较大区别的。章草由于来源于篆隶两种书体,所以其收笔的方法随着字体的发展而发展,在草书种类中-般认为最代表章草收笔方法的是有“燕尾”但“燕尾”在章草中越是早期越不明显,这是因为早期的章草是由篆书衍变而来的。“燕尾”的产生是在竹木简之中,但最初人们并没有把燕尾作为一种规律性的收笔进行强调,在早期的隶书中燕尾也是很少很小的越是到了晚期燕尾的现象才越明显。章草也是如此最初的竹木简的草书只体现为重收,而且以长直划为多,象“之”“年”等字,以及部分短点象的“分,二”等字。而到成熟期以后,特别是今草形成以后,作为特点而渐渐加大了燕尾的写法。所以在分析章草收笔时,应当把时代的因素考虑进去。

今草的收笔因受到楷行笔划的影响,倒是带上一些行楷具体笔划的收笔笔意,特别是小草书,在反捺钩挑,以及所谓悬针、垂露等笔法上是能看出部分影响的但总的说来,传统的章草对它的制约是主流,而收笔处,特别是有上下照应关系的收笔处,常表现出上笔启下笔的笔法这些启下的收法在角度上、势态上是随上字的笔形和下字的连接方位来确定。收笔的轻重疾徐,也是随着作品的风格不同而不同。但是在收笔处有一些基本原则应该遵守的:首先,草书的收笔最忌一挥了事。历代草书大家在收笔处都十分讲究,往往是把起笔处的气韵一直贯串到底。就是喜欢出锋的孙过庭、贺知章也没有轻飘虚尖之笔古人有以“虿尾(蝎子尾)"来比喻草书收笔,用这话来比喻收笔是很恰当的。其次草书的结尾,一般动作都十分小,有时小到看不出任何收笔的动作。实际上这和部分起笔是相同的,把收尾的动作放在空中进行,而只作意念上的空收,气韵却很充沛地留在纸面上。也就是习草人常说的写草书神要到,气要足。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