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概说和草书的特点
草书概说
草书作为一种字体,一般认为萌生于秦而形成于汉。草书产生的最初原因是由于书写实用的需要,在篆书、隶书的基础上通过快写或减省发展出来的。
草书可分为章草、今草、狂草。章草在汉代最为流行,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减省笔画用连笔法加快书写速度的基础上仍保留了隶书的“波磔”,字形方扁端正,字字独立,偶尔用连笔牵引。汉代章草的传世作品有史游《急就章》索靖《月仪帖》等。今草(又名小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又受到行书、楷书的影响而演变出来的,它与章草的区别在于省减了章草所保留的隶书“波磔”,且出现了一两个字的一笔连写,打破了章草字字独立的相对静态形式,变为互有呼应、流贯畅通的动态形式,今草的代表作品有东晋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孙过庭《书谱)等。狂草(又名大草) 是在今草之后出现的-一种草书新体,与今草相比,狂草的部首省减、用笔速度、字形抽象程度等方面都更过之,结字也常常打破单字的结体方式,将几个字连续书写变为一个结字单位,可以说狂草与书法的实用性已完全脱离,而升华到了纯艺术欣赏的领域,狂草的代表作品有唐朝张旭《古诗四帖》和怀素《自叙帖》等。
草书的发展虽然是从章草到今草,再到狂草,但是学习草书一般宜先学今草,有了一定的今草基础后再去学习狂草、章草。另外,学习草书的人最好备一些常见的草书工具书,为临习与创作草书提供方便,比如《草诀百韵歌》《草字编》《中国草书大字典》等。
草书的特点
草书与其他几种字体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1.点画简省,体势多姿。
由于书写速度的需要,草书的首要特点就是点画的简省。草书通过借代、省略等手段,用简化的点画符号或引带来替代汉字的结构和部首。如“彼”字(如图),原来右边的双人有两撇一竖共三个笔画,这里被简省之后仅剩一竖;而像“今”的人字头以下部分与“君”字下部的口(如图),都被简省成了一点。
草书的结体也与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有很大不同。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的结体有一种相对的稳定性,如要求结字平稳、疏密得当;草书的结字则体势多姿,可以说是自由纵横、变化无常,往往根据笔势的往返离合及整体章法的需要而成。如怀素《自叙帖》中前后的两个“气”字(如图),体势明显不同:前一个“气”字的重心较正,显得体势平稳;后-一个“气”字,通过中间竖钩向右的倾斜书写,把字的重心拉向右下角,体势欹侧而极有动感。
2.部首混同,符号性强。
部首混同,指的是在草书这种字体中,不同字的不同部首往往写法相同。如“详”、“徒”、“涉”三个字(如图) ,左边本来分别是言字旁、双人旁、三点水旁,在草书里却可以用一竖来替代这三个不同的部首;“殊”、“转”、“纷”等字也是如此(如图),三个字左边的不同部首被一个像“子”字的同一写法所替代。像这样部首混同使用的现象在草书中很多,这样的书写既符合草书结体应该简约的要求,又使草书体现出一种很强的符号性。
3.连笔书写,笔顺灵活。
草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运用连笔法加快书写的速度(如图)。在连笔书写过程中,由于承上启下、转换笔锋的需要,草书中有一些字的笔顺常常表现得很灵活,这样既保证书写的流畅性,又使字的形态显得多姿多彩(如图)。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