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书画家故事
书画 > 书画家故事 > 古代书画家故事 >

颜真卿早年生活(家族)

颜真卿早年生活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颜真卿生于京城长安。隋文帝时,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建新都,规模宏大,唐王朝承之。长安城的外郭城分为一百零八坊,当中一条宽阔达四十多丈的朱雀门街纵贯南北,将长安堿剖分东西,东属万年县,西属长安县。颜真卿曾伯祖颜师古宅在城中央的通化坊中,属长安县,在朱雀门街之西,从北向南第二坊,北距皇城仅隔一坊。颜氏家族其他成员及后代是否也居住在此,无明文记载,然而大致可推测也应聚居于通化坊。唐初,通化坊内还有殷开山宅、欧阳询宅、沈越宾宅,非自南返北旧族,即江左人北士人,因此被人呼为“吴儿坊”。在唐初南北文化融合的大环境中,这里的气氛也许格外浓厚。

颜真卿兄弟七人,上有兄阙疑、允南、乔卿、真长、幼舆,下有弟允臧。又有从兄弟五人,即伯父颜元孙之子:春卿、杲卿、曜卿、旭卿、茂曾。唐人习惯以排行相称,真卿行第十三。

这一年,颜真卿父惟贞任太子文学。次年六月,宫廷政局急剧变幻。懦弱的唐中宗被韦后及女儿安乐公主毒死,韦后临朝摄政,改元唐隆,立少帝。十几天后,临淄王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率兵人宫,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中宗之弟相王即位,是为睿宗,七月改元景云。睿宗进封五子,其中临淄王进封为平王,立为皇太子。五王开府邸,选拔僚属,颜惟贞因为有清白的名声而选为薛王(李隆业)友,官从五品下,“掌侍游处,规讽道义”。不料他在第二年的景云二年(711年)七月病逝,年约四十。身后遗子女十人,长子年二十左右,幼子允臧仅两岁

颜真卿三岁失去父亲,家境清贫,主要靠母亲和舅父抚养教育,这倒类似于他父亲的幼年。缺少纸笔,以黄土涂墙,在上面写字, 父亲幼年的经历也在他身上重现。姑母颜真定、伯父元孙、二兄允南也给予他悉心教导。颜真卿晚年为他们撰碑文时,追忆往事,满怀感激之情。

舅父殷践猷也住在通化坊。母亲对颜真卿等人的教育,应当是着重于品行。至于学问方面的进益,则是博学的舅父起了重要作用,颜真卿说过:“遗孤十人,未能自振,君悉心训奖,皆究恩意,故能长而有立。”同时,殷践猷夫人萧氏也对颜真卿有积极影响,她出身大族,“贤和齐肃,秉修礼度,能读《论语》、《周易》,泛观史传”围。伯父颜元孙对颜真卿也特加教诲,他回忆道:“真卿越自婴孩,特蒙奖异,且兼师父之训,岂独犹子之恩?”开元初,颜元孙由朝官出为润州长史,迁滁州刺史、沂州刺史,遭诬奏黜归,遂家居十年,约始于开元四年(716年)。固颜元孙与殷践猷是至亲,也是好友,两人对颜氏子弟都有教诲熏陶,使之各有所成。就学问而言,颜元孙诸子中,春卿“工词翰”,杲卿“文理清峻”,曜卿“工草隶、五言”,旭卿“善草书”,茂曾“好属文、诂训”;真卿兄弟中,阙疑“精《诗》、《传》”,允南“工诗,人多诵其佳句,善草隶”,乔卿“精晋史",幼舆“通班《汉》”。此外,殷氏子也学有所成。殷践猷三子摄、寅、克齐,殷寅最“聪达有精识,能继先父之业”四。姑母颜真定三子嘉绍、齐望、成己,殷嘉绍“尤工小篆,为寸字飞白,劲利绝伦”,殷成己“雅善填书,兼综才艺”。

姑母颜真定是殷履直妻,善于教诲,她比两个弟弟元孙、惟贞大十多岁,在他们幼孤之时,她教他们《诗》《书》等经籍,使之日后成名。颜惟贞病逝当年,她已年近花甲。颜真卿懂事后,她教其文字音韵,讲解文章,有东汉王延寿《王孙赋》崔瑷《飞龙篇》,梁江淹《造化篇》,合张衡《二京赋》与左思《三都赋》而行的《五都赋》,其中有唐代盛行的《文选》所未收者,可见选读范围广泛,与凡庸士人有异,且不囿于经学。这样的学习范围,实际上是遵从家训。颜之推重视博学,鄙视“俗间儒士不涉群书”,主张“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以“增益德行,敦厉风俗”。因此,颜真卿自幼勤学,“五经微言及百氏精理,无所不究。既闻之,必行之”。颜真定还有一件壮举,这就是为叔父颜敬仲申冤。敬仲是昭甫亲弟,武后时被酷吏诬陷,颜真定不顾当时刑法酷恶,带领两个妹妹割耳诉冤,使叔父得以减死。后来她生下第三子殷成己,左耳有缺。她孝心烈性,震撼幼年颜真卿的心灵,其影响无疑是非常深远的。

二兄颜允南长颜真卿十五岁,也起了老师的作用。颜真卿家中曾养有一只断腿鹤,他顽皮地用毛笔在鹤背上写字,允南看到后,严肃地指责道:“此虽不能奋飞,竟不惜其毛羽,奚不仁之甚欤!”一件小事,显现兄长的仁爱之心,使颜真卿终身难忘。他晚年为颜允南撰神道碑文时,写下了这件事,深情地感谢儿时兄长的教诲:“至若发虑学文之亲,立身复礼之道,非仁兄之规诲,曷暨所蒙!且有师训之资,岂惟孔怀之戚?"

父辈友人中人才济济,对颜真卿的成长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据颜真卿所记,父亲与贺知章、陆象先、陆景融、寇批、源光俗、崔璩等友善甲,他们在颜惟贞死后仍眷顾颜允南兄弟,伯父颜元孙与寇泚、苏晋、陆象先等友善,舅父殷践猷与贺知章陆象先、韦述等友善。可以看出,父辈友人基本上在同一个交游圈中。

陆象先、陆景融兄弟出江东大族吴郡陆氏,有才名。伯祖陆柬之以工书知名。陆象先在睿宗朝为宰相,不依附权势显赫的太平公主。玄宗朝数历外任,在官以宽仁为政,说:“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成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即源出其口。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卒,年七十二。

贺知章出会稽贺氏,少以文词知名。晚年官秘书监、太子宾客。风流旷达,善谈笑。能诗,善草、隶。陆象先是贺知章之族姑子,甚相亲善。贺知章与草书大家吴郡张旭友善,而张旭是陆彦远外甥,贺、张两人又是从表兄弟。天宝三载(744年)请为道士归乡,不久病逝,年八十六。

苏晋,能文,玄宗先天初,为中书舍人,官至太子左庶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卒,年五十九。苏晋与贺知章同以嗜酒善饮闻名,后来的大诗人杜甫把他们写进《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源光俗,开元时宰相源乾曜从孙,抚爱诸弟,以友义闻名。官中书舍人等。开元十三年,为加强地方吏治,玄宗亲选诸司长官有声望者十余人出为州刺史,以大理卿选为郑州刺史,不久卒。寇泚则同时以兵部侍郎选为宋州刺史。

崔璩,出博陵崔氏,父玄曄为武则天末年宰相,诛幸臣张易之有功。崔璩以文学知名,官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

韦述,出京兆韦氏,著名循吏韦景骏之子。博学,有史才,好著述,家藏书二万卷及书画古物等。与弟迪等六人先后登进士第。开元初,韦述与殷践猷等人召人同整理图书。此后长期为史官,修成唐国史。

这些父辈友人大抵有德行,有才学,风采照人。他们相见常终日谈笑,见允南也终日谈笑。可以想像,当他们来访颜家或殷家时,童子颜真卿有时也侍坐于旁,亲承謦效,得到各方面的教益。

颜真卿所学不囿于儒家经典,从小也受到佛教、道教的一些影响。这不仅因为唐王朝实行儒释道三教调和的国策,佛教、道教都很兴盛,也因为《颜氏家训》有折衷三教的家庭教育。颜之推倾心佛教,《家训》中专门写下《归心》一篇 ,开篇就说:“三世之事,信而有征,家世归心,勿轻慢也。”又教诲道:“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若不能出家,“但当兼修戒行,留心诵读,以为来世津梁”。对于道教,颜之推虽不如对佛教那般热忱,却也相信道教神仙之事,其基本态度是“神仙之事,未可全诬,但性命在天,或难钟值”,主张学养生术。长辈为颜真卿起的小名叫羡门子,羡门传是古仙人,由此可见家族传统之一般。

学习之外,想来颜真卿有时也会出门游玩,那么,家门外面是一个生动多彩的世界。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