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书画家故事
书画 > 书画家故事 > 古代书画家故事 >

傅山傅青主“作字先作人 人奇字自古”

    傅青主,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别号极多,有公之它、公他、石道人等,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是明末清初一位博学多能的大家,诗文、书画、篆刻以至医道无一不精。

    在书法上,傅青主是个全才,篆、隶、正、草都写得不错,并精金石篆刻。他的突出贡献是将徐渭浪漫派书风发展拓新,标新立异地提出了“拙、丑、支离、真率”的审美标准,集浪漫派之大成。他的书法曾被人称为“国朝第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书坛奇才,却遵循着“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作字如作人,亦恶带奴貌”的原则,他的铮铮气节,倔傲的个性,高洁的品行,如同他的书法一样,在明清之际的知识分子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里举几个他在做人方面的例子。

<a href='http://m.yamoke.com/u/468/' target='_blank'><u>傅山</u></a>《哭子诗册》(局部)

傅山《哭子诗册》(局部)

    崇祯元年(1628年),傅青主刚22岁,有一位山西提督佥事袁继咸,被魏忠贤的死党张孙振诬陷人狱。傅青主曾在袁继威办的三立书院中读过书,对袁继咸的品行很是敬仰,听说老师被捕了,他老远地赶到北京,上书朝廷,为袁鸣冤。当时,得罪魏忠贤是要掉脑袋的,弄不好还要满门抄斩,不少好友得知后都再三劝阻他,有的还为他准备好了后事。谁知老天爷开了眼,他在官府中慷慨陈词,袁继成的冤情竟被他洗白了。消息传开,儒生士子无不交口称赞,夸耀他仗义执言,不畏权势。一时间,傅青主“义声动天下,刚正誉海内”

    他在历代书法家中,最看不起赵孟颊,他认为赵以宋朝皇族投降元人,人格太卑下,所以写出的字甜媚而无骨力。他曾说:“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他在《作字示儿孙》中说:“他在二十岁的时候,曾学习晋、唐人的楷书,临了很久,一点也不像。后来得到赵孟颊、董其昌的墨迹,没有临几遍,就几乎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为此,他感到这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他把这些临字撕得粉碎。为什么呢?他觉得习字与交朋友一样,和正人君子交朋友很不容易,开始总有点格格不人。和小人亲近却很容易,要不了几次就能关系融洽。”这之后,他决心临习颜书。他极力推崇颜真卿的人品,下苦功学习,终于学得了颜书的精髓。

    明亡以后,傅青主过着隐居生活,穿着红颜色的衣服,好些年不见生客,以示对明王朝的效忠。清康熙年间,朝廷开设博学宏词科,这是清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先由大臣举荐,定期在殿廷考试,录取者授以翰林官职。这时傅青主已经72岁了,他被人强行举荐,去北京应试。但在他看来,这简直是莫大的侮辱,他以病为由,坚辞不去。地方官吏采用强迫手法,把他抬在床上赴京。到离北京还有30里的地方,他表示若再移动一步,他就以死抗拒,无奈,地方官只得作罢。此事后来被康熙皇帝知道了,为了找一个下台阶,就送给他一个“中书舍人”的官衔,放他归山。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