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朗碑》是刊刻于三国时期孙吴凤凰元年(272年)的一方碑刻,全称为“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无撰书人姓名,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原在湖南耒阳市城东谷府君祠内,现...
此碑亦称《受禅碑》亦或者三绝碑。公元220年,曹丕在许昌以南的繁城筑受禅台,并举行受禅大典,正式代汉称帝。台前立有两碑,见证了汉魏政权交替这一历史史实。这两通碑分别是...
东晋《王仚之墓志》,志为东晋太和三年(公元368年)刻。2003年出土于江苏南京象山王彬的家族墓地 。王仚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堂兄弟,王仚之墓志共有88字,隶书体带楷意。 【銘...
《王兴之夫妇墓志》为同一块墓石两面分别刻夫妇两志,分别刻于340年和348年。 1965年,该墓志由象山一号墓出土,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墓志于东晋永和四年(348)随王兴之亡妻宋和之卒后...
《好大王碑》全称《高句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清光绪年间(1880年前后)出土。据考为东晋义熙十年(414年)刻,隶书。碑文叙述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和谈...
东晋《高崧墓志》,长方形青灰大砖,单面双刀阴刻,志长50.5厘米、宽25.2厘米、厚6厘米。 此墓志与“高崧夫人谢氏墓志”于1998年同出土于南京仙鹤门外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一六朝...
《晋故处士成君(晃)之碑》,元康元年(291)七月十六日。碑高69.3、宽28.8厘米。十一行,行十六到十八字不等。额题:“晋故处士成君之碑”八字。俱隶书。1925年1月出土于洛阳县(...
全称《晋任城太守羊君夫人孙氏碑》。西晋泰始八年(272)十二月刻,隶书,20行,行37字,在山东新泰县。清乾隆五十八年(793)江秬香在新泰张孙庄访得后始显于世。晋碑存世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