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掩蔽了他在书法理论上的贡献。因为他的书艺冠绝古今,所以人们对他的论书文章也就不自觉地抱有过高的期待。等仔细研究他的书论时,有时会觉得他是一一个理论上的矮子,于是有人把他的理论贬斥到仅可“启发童蒙"(孙过庭:《书谱序》)的程度,也有学者持过火的疑古态度,把传为羲之所著的论书文章大力否定,一概指为伪作。这当然就更不可取了。事实上,王羲之在书法理论上还是有相当造诣的。
2
《晋书.王羲之传》节录了王羲之一封信中的几句话: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这两句话中,羲之表现了他对张芝刻苦学习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他倾向于技巧论的书法思想。“耽之若是,未必后之”的意思就是认为书艺的成就可以经过严格的技巧训练而获得,人的努力可以克服艺术追求道路上的困难。这一思想符合王羲之务实的精神,体现的是王羲之重视人的努力,重视技巧训练的态度。这无疑是正确的思想。熊秉明说道:“有一类艺术家不喜高谈哲理,也不奢谈情感,只追究技巧问题。他们并不是不感觉到思想和情感在作品中所占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认为理论尽管很高超,情感尽管很浓烈,如果没有相应的技巧,艺术品终是失败的,作为-一个艺术家,关键问题还在技巧,于是他们在艺术造诣上达到了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