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家
东汉许慎说:“秦 书八体:一日大篆,二日小篆,三日刻符,四日虫书,五日摹印,六日署书,七日殳书,八日隶书。”其中除了小篆、隶书外,其余六体都是秦以前固有的。 “隶书”之...
小篆与秦刻石艺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有利于统治,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采纳了李斯提出的统一全国文字的建议,在文字上进行了改革。这 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书同文字”...
秦杜虎符,为铜质,虎形。器物高4.4厘米,长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上一小孔,虎作半立走形,昂首,尾端卷曲。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
石鼓文即是刻在鼓形石上的籀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是十个大小略异的鼓形碣石。每块各刻十首为一组的四言诗,类似诗经体,内容是记述国君游猎的情况。隋代以前...
这个时期(魏晉南北朝)书法艺术的成熟带来了书法赋的成熟,一方面,同东汉一样,众多的书法理论著作虽多不以赋体名篇,却仍不乏暗合赋体风格者;另一方面,名副其实的“书法赋作品...
天津博物馆馆藏 楚王酓鼎,战国晚期。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今属长丰县朱集乡)楚王墓。通高53、口径45.5、腹深28厘米。直口,一对附耳,平蓋沿下折,蓋上有三個H形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