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杨府君神道柱释文
《枳杨府君神道柱》,东晋,高82cm,宽44cm。现藏故宫博物院。
《枳杨府君神道阙》全称《晋故巴郡察孝骑都尉枳阳府君之神道阙》。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刻石。存文7行43字,隶书体。
清末在四川巴县出土,曾为端方所有。三国、魏晋时期是书体由隶变楷的转变时期。由于此期流传碑刻不多,故此阙很为世重。它同《谷朗》等碑都是考察隶楷之变的实物资料。
《广艺舟双楫》列此碑为“妙品下”。并谓:“《枳杨府君》体出《谷朗》,丰茂浑重,与今存钟元常诸帖体意绝似。以石本论,为元常第一宗传。”又说:“笔法之佳,固也。考其体裁,可见隶楷之变……真魏晋之宗风也。”
神道柱在东汉时已出现,是树立于祠堂、陵墓等建筑物之前神道口处的石柱。神道柱有3部分:一是下部基座,即柱础;二是中部柱身,柱身上部有长方形石额刻字,额下有的饰以浮雕;三是柱顶部圆形上盖,盖上往往立有雕刻成动物或人物形状的墓镇。
此件神道柱额题完整,柱身有瓦棱纹,字体猷劲,是研究神道柱形式、内容与铭刻文字的珍贵材料。
枳杨府君神道柱释文:晋故巴郡察孝骑都尉枳杨府君之神道。君讳阳,字世明,涪陵太守之曾孙。隆安三年岁在 己亥十月十一日立。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