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书法知识
书画 > 书法知识 > 草书 >

草书种类:章草 今草

在中国古代书学理论著述中,草书的名称着实不少,像“赴急书”、“藁草”、“章草”、“草藁”、“藁书”、“篆草”、“隶草”、“急就”“行草”“今草”“狂草”“醉书”“大草”“小草”,“全草”、“半草”,“独草”“连绵草”“游丝草”等等。实在是名目繁多,令人目眩。然而仔细分辨一下就会发现,有些名称讲的是同一种草书,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罢了比如,有讲广意草书的,像“藁书”,“草藁”等等。有些是以代表字帖来命名的,像“急就”实则是指章草。有些是从某种草书的特点去理解的。如“连绵草”是以大草字字相连而言,“独草”是指小草字字不连而言,有些是从行书、草书的比重去看,像“半草”,实则指行草,言其一半行书一半草书。而“全草”,则全是草书。其中有些名称由于时代的不同,在含意上也会出现不同,如“今草”,唐以前的内涵和唐以后的内涵是有区别的。不论名称多么纷繁多样,但从其部类上来看,草书体是由三个大部分组成的,也即章草、小草(今草)、大草(狂草)。

一、章草

章草的名实问题,是一个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首先从名称上来看,就有过这样一些不同的说法:

①因汉元帝的时期的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

②因汉章帝所好,或汉章帝所创而得名.

杜度善草,汉章帝命杜度草书上事,因为所书的是奏章,所以后世便称那种草书为章草。

④章草之章,是章程之章,言其有一定的规格,写法合乎章程故称之为章草。章草的名称问题由于时代久远而又没有有力的资料,所以很难明确地判定那一种说法最准确,但章草在汉时并不叫章草,而只叫草书,这却是事实。最早称章草的是张怀瓘记在《书议》中的王献之劝其父改体时所说的“古之章草,未能宏逸”的话。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往往是一种书体的内部产生分化以后,书体内部的样式出现了较大的区别,为了分辨才重新给二种不同特点的书体各起一个名称。如篆书,到了秦代出现了和以往篆书不同的篆书体,后人便把秦篆以前的篆书尊称为“大篆”,而把秦代的新篆书称为“小篆”。而章草在汉时和最初的今草同称为草书,而后两种草书的分别越来越大,为了便于分辨,才出现了“章草”、“今草”之分。从今草和章草是相对而言的角度看,在新出的草书之前冠以“今字”,可知这种分法最初是以古今来分的。那末,为什么不称章草为“古草”,而是以“古章草”称之?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是因为今草盛行的时代,章草早已完全成熟,已作为奏章登上了大雅之堂,同时亦有专门教育儿童的识字课本,而且在写法上已有着合于章程的严格规定,因而王献之要讲“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从而便把合于规定章程的古草称为“章草”,把较为自由的草书称为“今草”。

然而我们所关心的实则并不是名称的来源,而是名称所代表的实物,关心的是它产生的上限和下限,以及这种草书的具体内涵,和作为书法艺术的风格样式。

一种书体的产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总有它的发生期和成熟期,草书也不例外。草书是篆书的分化体。这种书体的因素存在固然很早,但是要作为一种完全独立的书体存在,则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草书是在俗体一路上发展的,本来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以它的发生发展都是在民间潜行的,只是到了接近成熟才露出面目.这种书体是从一些随手而来的写法上产生的,后来渐渐为大家共同使用、约定而成的。这种书体出现的时期,应当是秦末汉初之际。所谓“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趣急速耳”(非草书》).以及东汉许慎所说“汉兴而有草书”,从秦汉竹木简中,可以看到那种“趣急速”的篆书解体情况。那一段时期,在繁多的军政事务中,大家共同创造、使用着这些不正规的写法,使这种写法逐渐增多,由量变向质变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草书写法。而人们在使用这些草法时又以生理(是否顺手)和审美(是否美观)来筛选着符合的字形,有些字形被人们所约定而共同使用,有些则渐渐被淘汰了,就这样最后草书便被人们约定成体了。后来又由好事者整理为系统。渐渐字法森严,形成固定的写法,也就是现存的一些急就章的写法,(《急就》在汉时是识字课本)。这种字体慢慢脱去了作为稿草、草稿私自涂写的书体,取得了写奏章的身份。这正是最初章草产生、发展的过程。

章草既然是和今草相对而言的,是“解散隶体粗书之”的古草书,那么它的包含量应当有这样几层意思:首先,有别于今草的古草书是应在其列的,所以今天很多人把简牍草书归为章草的一枝是有一定道理的。其次,后世的章草写法是古竹木简章草的继续,而字形的选用上往往是古章草众多写法的一种。第三,“隶草”应是章草的别称,是从章草“解散隶体,粗书之”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的。第四,所谓草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草书。因为中国文字最初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所以在文字还没有进入高度的符号化以前,草书不可能存在。进入隶变期的篆书是解体的篆书,虽是以草书因素为先导的,但此时草书的各种主要特征还没有成熟,它的成熟是和隶书的成熟并行的,所以说草书虽是有从篆体分化而来的因素,但它却并没有和篆书并行发展的历史。

章草既然兼容了竹木简牍和帛书残纸等草书,那么它的特点就不单单是“分波磔者名章草”了,因为波磔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章草,稍有隶书知识的人都知道,波磔的出现和起伏的大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由无(近于篆书用笔)到有,由小到大,由实到飘的一个过程。碑刻隶书这种渐进的轨迹是比较明显的。这说明汉代人对波磔的认识是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竹木简中似乎波磔的问题比较随便,因为波磔最初产生就是在随手书写的竹木简中完成的,这是由于字终时最后一笔的拖笔所造成的。这种情况在秦时的竹木简牍中已有表现,汉时则更为丰富,但最初并不是作为规律加以注意的。所以在早期的草书中,即使有波磔存在,也都较小,较不固定。在中间部位的字中波磔出现的比例较少。就是晋时的《平复帖《平复帖》.jpg,也还能看出几乎没有波磔,因而被明陈绎曾称为“奇古”。越到后世波磔的出现率就越高了,几乎达到了字字必有波磔,而且波磔越写越大、越写越粗,有时强调到失重的地步。后来今草兴起,章草的波磔便成为区别今草的一个特征而存在了。

章草是篆隶的赴急之书,因而用笔简古,基本上字字独立。这是由它从篆隶而来的特点所决定的。篆书虽取纵势,然而因象形的因素,而使得字字独立。字体隶变后,由弧线变为易于书写的直线,而直线易于平行压缩,所以隶书向着扁方字势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章草。因而章草的字形主要呈扁方或正方,这也就是为什么章草以横势为主,牵连较少,字字独立的原因。当然在简牍章草中,到了后期,中间出现了很多今草的因素,但这并不能代表章草主流。章草的牵连线往往是在单字的内部进行,字字行行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以字态和疏密来安排的。

章草的风格发展,是和时代有关系的,早期的章草去篆隶不远,所以从用笔到构图,都能看出篆隶的痕迹。无论它们是疏朗风貌的,还是狂放风貌的,或是属于典雅型的,它们的总体面目总还是浑厚古朴的。从简牍之中可以找到大量的这类书风的佳作。。

中期的章草,一般是指汉魏六朝以及隋唐的文人章草,这类章草的字法已较固定,体现出较强的章程书味,在波磔的笔法上已有较多的讲究,而且明显地表现出字

字区别的风格。然而章草从民间进入书家手中,自然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因而出现了因人而异的各种较稳定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家如史游、张芝皇象索靖陆机王羲之萧子云等等。他们传下来很多艺术性极高的作品。晚期是指宋以后,赵子昂复古,推崇晋唐,直接学习汉魏六朝的章草;以后宋克等书家承习这种书风,使章草出现中兴。他们的章草是中期文人章草的继续,其书风和样式是中期章草的进一步发展,而因时代较晚,今妍之风更重,受行书、楷书用笔方法的影响较大。

二、今草

今草是和章草相对而言的草书,张怀罪所谓“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书断》),张芝就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今草书家。这是所谈到的今草是在章草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和行书楷书共同发展衍变的草书。当然这种草书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创造的,张芝也不例外。我们认为今草的发韧期是和章草的成熟期有很长的一段交插历史。今草的因素,始终伴随着章草的发展而发展,从简牍资料中看,定体后的章草(上升为官方公用文字)和今草。是同宗于汉简章草的。到了东汉时期两者都已成熟,也正像启功先生在《古代字体论稿》中所说:“无论旧体或新体的草书,到了汉末,已成为满城争唱的时调。

至于张怀瓘提到的:“张芝变为今草”的今草样式是一种什么今草,草书中是否有“一笔而成”的大草因素存在,对此问题因资料限制确实已不易下结论。但“汉兴有草书”这一点是公认的,而且作为官方文字用于奏章之书,在孝武帝(史记·三王世家》)和章帝时(《书断》)都有过记载.说明在张芝出生前章草就早已成熟,并不需要他去再“创”。张芝时代处于汉末,正是中国书体裂化最激烈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又是以追求草书为主的时代,《非草书》是最好的证明。同时,汉末的赵壹在《非草书》中使用过两个草书概念所谓“隶草”和“今之学草”而且列出了“趣急速耳”和“今反难而迟”两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再一,王羲之等古代草书家都不止一次地提到张芝的草书,所谓“张草犹当雁行”以及孙过庭所谓羲之和鍾、张(张芝)之比是“拟草则余真,比真则草长”,也并没把在唐朝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凌架于张芝之上。同时在早于张芝的诸多竹木简和砖铭中早已存在着后世今草的因素。为今草在汉末的成熟提供着书体的准备。

至于张芝的草书中是否含有如张怀瓘等人所说的“拔茅连茹,上下牵连”的“一笔书”的大草。这一问题,一直是书法界、乃至文字学界争论的热点。有人认为阁帖中收录的部分张芝的连绵大草不合当时的书风,是伪作,而认为他所书的章草《秋凉平善帖》是他的作品。但如果按时风来看,他的章草和当时的简牍章草的书风在用笔上也有很多不相同之处,同样也是后世的章草书风,只是字体是章草而已。如果按否定张芝的大草的观点来看,那么连他的章草也应一并否认。

张芝的作品经过了近千年的流传,到了宋时,才进入阁帖,这中间的沧桑,确是因资料所限很难辨别了,所以我们也只能对此作如下的推论:

①张芝确实对草书(或说今草)有过重大贡献。

②早于张芝的竹木简中的确是大草、小草的因素同时存在。比如《流沙坠简·殄灭简》中的“反”“功”等字势和狂放的写法、《永元兵器册简》“之、年”的写法,以及很多章草的高度省灭和抽象的写法,都是大草的因素.同时代的新出土的汉末曹氏宗族墓砖的很多字形,也已是较成熟的大草。

③王羲之的草书是继承张芝的,在选择上有自己的爱好,在雅逸冲和一路的小草上突破很大,登峰造极。而他奋笔疾书的有些部分,比如“羲之顿首”,以及十七帖中的部分写法可以认为是局部的大草。

④阁帖中所收刻的张芝草书,都带有后世的意味。

基于以上的分析就可以对今草作这样的解释了:在今草的发生期并无意把它们再分成大草和小草,而是大、小草的书写同时存在,为了有别于章草而称今草,到了后来王羲之被尊为书圣,所书草书为后世习草楷模,特别是张旭等纯粹的狂草的出现,为了加以区别,便把王羲之、智永、孙过庭等比较独立、规范的草书称为小草或称为今草(此时今草的内涵缩小了、专指了),而把狂放不羁,占地较大,字体宽绰的连绵不断的草书称为大草、或连绵草。狂草,则是说作大草时情绪奔放激烈,在这种情绪下,所书的大草笔墨、线条、构图如奔似狂,乃是大草中最奔放的一种书写,后世一般指张旭、怀素徐渭等人的大草为狂草。而对一些较为儒雅的一路则多称大草或连绵草,并不称其为狂草。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和界分,也便容易理解小草和大草的特征了。

小草,也称今草、独草,从字体上看,小草多属字字独立,虽有牵连,也属笔锋带出,并不影响上下二字本身的字势。在字体中笔画交待得较为清晰,提按变化较多,但总是在字形内部进行。小草脱去了章草的波磔笔法,结体也因行楷的因素逐渐由章草的扁方结构而为长方结构。代表书家有:王羲之、王献之、智永、孙过庭,连狂草大家怀素也写过《小草千字文》。

大草,也称狂草、连绵草,从结字上看,打破了字字独立的界线,加长了中途笔的距离,字中的牵连线往往和笔画并无区别,以点线作为部件的草书抽象功能更强烈。由于简便快速,所以往往字势连绵,在连绵的过程中加大了节奏的感觉,由章草和小草的字形内部变化发展为以小组合(几字组合,也称段落节奏)和字与字的关系来完成变化。更加注意整体的效果。也由于字形约束力较小的原因,所以狂草线条的变化更为抽象,表现力也更为强烈,情绪的表现也更加自如,更易于流露激情。张旭的“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正是书写的狂草。因而后世也往往称狂草为“醉草”。

大草的代表作家,除张旭外还有怀素、黄庭坚、祝枝山、徐渭、王铎傅山等。草书从作为一种书体被约定以后,就以一种独立的体系发展着,这其中几个草书种类在发轫期曾受到篆、隶的影响,形成了种种特点。而到后世,由于各朝书家在这一书艺中的种种努力,和后世多种书体相交的影响,使草书发展呈现出缤纷的艺术色彩,展示出多种风貌并存的现象。成为后世书家表现艺术情感的主要书体。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