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的基本笔法技法
草书的技法也是由用笔用墨、单字结构和章法构图等部分组成.但由于草书书体的特殊性,在这些技法的运用中显现出一些独特的样式.所以在了解技法的过程中要首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草书的技法和正体有着方式上的转变,因而在掌握技法的过程中也应当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不能以正体的既成格式去理解草书技法的各个部分。
(2)草书技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随着时代的不同,技法上出现过各种不同的表现和要求,所以要以不同的眼光和尺度来对待这些技法。正所谓“古质而今妍”,我们应当“贵能古不乖时r今不同弊”,给予技法以一个历史的、公正的理解。理解过程中,既不必强求古人,也不必以古人为尺度去指责后人。
(3)草书技法随着草书种类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要求.章草和今草.大草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体态上的不同,有时更表现在用笔概念上的变化,所以要以不同的方式予以对待。
(4)草书的技法和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并不是孤立的纯粹的方法问题,草书线条是一种载情性很强的徒手线,古人所谓“笔墨含情”正是这个意思。草书结构,任意性较强。在任意之中各种审美观也都会表现出来。因而在掌握技法的时候,应时时把情感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技法,掌握技法,绝不能机械地去肢解技法。
用笔
草书的用笔,是在草书线条的灵活多变性这一基本特征的要求下进行的。所以草
书一切笔法的运用都是要符合这一特征要求的。
(一)草书的执笔
关于执笔历来有很多争议。是高是低;是紧是松:是五指是三指,众说不一,各有各的道理。而且各种执笔方法都出现过著名的书家。究竟如何执笔为好,我们认为苏轼的“把笔无定法,但使虚而宽"(《论书》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每个人的禀性不同,控制笔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只要符合人们的生理特点和控制特点,尽可按自己的方法去执笔。草书的执笔是要在你用力习惯的基础上使各部关节放松,因此较其它书体握管更加轻松自如。在执笔的高度上,卫夫人在《笔阵图》冲说:“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笔长不过六寸,捉笔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当然并不需要用尺子把笔杆量好再去执笔,但行草比楷书执笔要高,这是科学的。因为草书动作幅度较大,笔法变幻多样,书写速度较快。所以书写时应当执高一点。如果能站立悬肘书写则是最好不过的了。站立写字可眼观整篇,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势态会有一个全局的把握。符合草书灵活多变的特点要求。
(二)草书的起笔、收笔、中途笔
书法的点画线条,总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当然草书也不例外。但草书中的这三个部分却不同于正书。它表现的变化多端难于捉摸。很多地方并不能像正书一样可以确切地说明是方、是圆,每一种起收 ,也没有固定的运笔线路图。只是在运笔中多变的提按顿挫等运动形式的运用下,弓发出多变的藏露.方圆.正侧等不同的笔法。所以这种藏路.方圆、正侧的范围是较大的,形式和具体表现也是多样的。
起笔
草书的起笔,方圆藏露都有。根据不同的种类和风格,有着不同的表象。
一般的说来,草书的起笔动作比正书要简省的多。即使是藏锋,也是在一一个快速的小幅度的动作中完成的,是在笔和纸相交的瞬间和中途笔交融在一起进行的。草书起笔的动作,有时并不落实在纸面上,而表现落笔前的空中动作上,这也是在创作时常常要求的空中的起笔意念。当纸和笔接触以后实则已进人了中途笔的运行中。
当然这种起笔的衍变是有一个过程中。草书的笔法是由篆隶的笔法省略而来,最初的草书是篆隶的快写,所以越是早期的草书和篆隶用笔越近,古章草多以篆隶的藏锋圆起为主。这种笔法采用的是逆锋人纸,是典型的“藏头”笔法,欲左先右,欲上先下。这样的起笔便于使笔锋立于线条之中。易于表现线条的润厚,古朴之感。
早期的章草虽然也有搭笔直接书写的现象,但这种现象为数很少,只是笔锋偶然没有调节好所造成的(“者”“毒”)。但早期章草有一种现象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承上起笔时有下行的微顿动作,特别是横划书写时,这种现象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到后来这种起法为后期章草所采用,成为后期重起笔的主要笔法。
后期的章草和今草是交织发展的。在用笔上受到今草的部分影响,所以尖、圆锋并用。起笔的下顿之势渐粗,特别是到了宋克等人,起笔处已有很多直接搭笔的书写。但是这种“今妍”的笔法在他们的章草中也并没有成为主流。其主要的起法还是采用了传统的圆笔起法较多(如图20)。
今草的起笔变化多端,它有从章草继承下来的各种方法,也有受到后来行书楷书用笔的影响的尖锋.搭笔。同时在自然书写时草书的随意性较大,所以往往随着笔势笔形而出现一些具体 的起祛。我们在分析今草的起笔时应当把这几种因素都考虑进去。根据具体的线条情况作具体的分析。
现以孙过庭《书谱》的一些字为例,可见今草的起笔,还是以圆为主的。特别是在节奏点上的第一次起笔。这是起笔的主流,同章草的发展线索紧密相连(如图)。但是今草中也多出现方起(如图),尖起(如图),承上起(如图)等不同的起法。在一张今草作品中,起笔处固定的样式很少。这是由于今草的连续比较强,起笔时常常是不校正笔形就落笔写下一个字了。所以即使有意想写成有规律的起笔,也会因笔形不同而出现不相同的起笔效果。但是这种现象也并非说明草书书家在写一张作品时没有规律可寻。实际上任何一个书家都有自己落笔的规律,但了解这种规律并不能把眼光只停留在线条上,而是要从作者的用力习惯去体会。因为在用力习惯上,有的作者落笔轻,有的作者落笔重,有的喜欢斜落,有的喜欢直落(笔端直接向下),有的落笔的动作大,有的落笔动作小。有的在没触纸的空中以意念回锋落笔,有的则是在落纸后.稍微停留,再行中途笔。这些不同的习惯就是某一作家的起笔规律。在分析时,从每一次具体的起笔可以总结出来这些规律。同时又可以通过这些规律,结合各种起笔的前后关系去分析,如有的承上(如“所”字)。有的照顾到后面的笔势(如“傍"),这样便能准确地理解今草的起笔。
起笔是一划的开始,由于草书线条的运动幅度较大,中途笔的过程较长,变化特多,所以一划的成败和起笔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大草或小草中连绵笔划较多的字,多采用藏锋逆人的方法,使笔在行前就应作好了中锋长行的准备。但不论运用什么样的起笔方法,都要做到笔实而有弹性,肯定而果断.饱满而意长。为中途笔的各种变化作好思想和情感的准备。
收笔
草书的种类不同,收笔的要求是有较大区别的。章草由于来源于篆隶两种书体,所以其收笔的方法随着字体的发展而发展.在草书种类中一般认为最代表章草收笔方法的是有“燕尾”但“燕尾”在章草中越是早期越不明显,这是因为早期的章草是由篆书行变而来的。“燕尾”的产生是在竹木简之中,但最初人们并没有把燕尾作为一种规律性的收笔进行强调,在早期的隶书中燕尾也是很少很小的.越是到了晚期燕尾的现象才越明显。章草也是如此.最初的竹木简的草书只体现为重收,而且以长直划为多,象“之”“年"等字,以及部分短点象的“分,二”等字。而到成熟期以后,特别是今草形成以后,作为特点而渐渐加大了燕尾的写法。所以在分析章草收笔时,应当把时代的因素考虑进去。
今草的收笔因受到楷行笔划的影响,倒是帶上一些行楷具体笔划的收笔笔意,特别是小草书,在反捺钩挑,以及所谓悬针、垂露等笔法上是能看出部分影响的。但总的说来,传统的章草对它的制约是主流,而收笔处。特别是有上下照应关系的收笔处,常表现出上笔启下笔的笔法.这些启下的收祛在角度上、势态上是随上字的笔形和下字的连接方位来确定。收笔的轻重疾徐,也是随着作品的风格不同而不同。但是在收笔处有一些基本原则应该遵守的:首先,草书的收笔最忌一挥了事。历代草书大家在收笔处都十分讲究,往往是把起笔处的气韵一直贯串到底。就是喜欢出锋的孙过庭、贺知章也没有轻飘虚尖之笔。古人有以“虿尾(蝎子尾)"来比喻草书收笔,用这话来比喻收笔是很恰当的。其次草书的结尾,一般动作都十分小,有时小到看不出任何收笔的动作。实际上这和部分起笔是相同的,把收尾的动作放在空中进行,而只作意念上的空收,气韵却很充沛地留在纸面上。也就是习草人常说的写草书神要到,气要足。
中途笔
在草书中笔形最复杂,最富变化,同时也最见草书精神、意味的是中途笔。在正书中的中途笔往往是一个笔划,而草书的一个笔划常常是几个正书笔划的组合,有时会组合一 个字或几个字。从这些图中可知,草书把正书中应当有几次起收笔的笔划连接起来,而形成一个新的笔划。这种新的组合,打乱了正书的笔势,改变了很多正书的用笔的路线和方向。草书以使转、顿挫、提按等电法,变化出各种各样的中途笔划,说穿了最能代表草书用笔特征的就是中途笔多变的运笔方法,同样这些方法的不同运用则出现不同风格的草书作品。
“草以使转为形质",这是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说的使转在草书中的地位。也是在《书谱)中,孙过庭对使转的定义作了解释:“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镶盘纤之类是也”。讲得简单一点,"使",就是笔的上下左右的运动,“转”,是曲线的转换方法。因而孙过庭所谓的“草以使转为形质”,也就是说草书的根本笔法和主要的特征,是由使转来完成。草书中众多的笔法变化,以及它的线形线质,都是在使转中进行的,在使转中完成的。草书书写在使转中最关键的是笔形和控制笔的能力。从笔形上来说,它不像正体常常是直线行走或者是顺势走成半弧(如撇拣)。而在出现改变方向书写时往往以折顿来校正笔形,所以可以较为顺利地铺毫写下。而草书的方向变动,则常常是以“导”、“送”等方法在一个不间断的连续过程中向各种角度写成。这个过程中由于不断地转变着方向,常常会出现“破锋”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在行笔的过程中不断地对笔形进行着调整,使之继续保持中锋的轨迹。在执笔时,我们已讲过草书的执笔要稍高,而且要宽而活并不一定要时时保持和纸面的绝对垂直。其作用就在于方便笔形的调整。有时笔锋在行笔时倾斜,这时就要通过笔杆的调节使之回复正位,继续中锋行使。这种调整的能力,是要经过长时期书写训练才能达到的。
另外,草书的中途笔较长,而且对中途笔的线质要求较高,所以在控制笔的能力上自然要求也就提高了,这里并不单单指调整笔形的控制,同时也指在使转过程中写出高质量的质感线条的控制能力,也就是平时所讲的对笔力的要求。有时正体的这种控制力可以在笔划断处出现小歇,但是草书一开始书写则常要一次完成一个节奏段落,这时如果控制力不够的话,则会出现松软、轻飘、气韵贯穿不到最后的现象。这也是草书中途笔较长所带来的要求.
草书中途笔的行使并不是机械僵硬的线条,在使转的过程中也是千变万化的。因为草书是从正体转化而来的,它的一些笔划线条往往还留有母体的痕迹,只不过把许多正体中的笔划变曲、连接,当然也有替代省减。在连接的过程中是以实笔表现笔划或替代部件,以虚笔表现牵连.这一点在小草,章草中表现的较为明显,而大草中则有时很难分辨,但也还是有着一些细微区别。这种笔划和笔划之间的过渡,也就是说较长的中途笔运行中的各种变化就是依靠提按,顿挫等笔法来完成的。
所谓“提”,“按”,是行笔中的上下运动过程,这是一组相对而言的运笔方法。提则锋聚,按则锋铺。提则线细,按则线粗。提和按是一组矛盾统一体,没有按也就谈不上提,两者不可分离,而是相对立而存在。同时,在使用时,提按的界线也不是绝对分明的。两者应是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线条的起伏,(如)从提笔行使到按笔转折,再由按笔转到提笔出锋,这一过程是连续的两个动作的紧密结合。草书中提按的过程,初学时最易出现提按的幅度过大,而且提按之间出现明显的界线,使得线条出现断点,或跳跃性的粗细变化,破坏了线条的自然流动感,这正是草书用笔的大忌。
顿挫,顿是重按、停顿的意思,挫是停顿以后的转变用笔方向。这两个运笔动作往往是连系在一起的,挫依靠顿,无顿则无法挫,顿后往往有挫,没有只顿不行的笔法。这一组用笔动作在草书中常常是在变方向时使用,也就是说两组笔划需要明确交待时,则用顿挫笔法使之明朗。例如(如图)。“者”字下部就是顿挫结合的笔法。
顿挫和提按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只是在行笔的流程上和运用的角度上说法不同。顿和挫都是按下后的用笔方法,挫过以后也需要提笔行使,只是下按后两种用力方法的运用不同(如图)。所以一般把提按顿挫并提,就是这个道理。
顿挫在草书书写中首先要明确交待。也就是说在使用顿挫之笔时,要果断不能犹豫、含糊。出现想顿而不敢顿、应挫而不挫的笔形,那末,这一笔就要破坏线条的准确和字形的准确。第二点要求是顿挫的衔接要自然生动。顿挫中以不出楼角为上。因为在使用頓挫时常会因用笔不熟而出现偏扁的笔形,或顿挫时使笔锋剌出划外,成为累赘,也就破坏了线条的美感和准确性。
中途笔的各种笔法的运用,在各类草书中。有各种不同的重点。在章草中,以转和提顿的圆润形为多。小草中笔法运用最多,提按顿挫比比皆是。特别是顿挫的笔法运用,包罗万象。不过小草的变化都压缩在字形之内,随着作者风格的不同,顿挫的方式力度各有不同的表现。而大草则因流程和速度的变化,顿挫之法的运用要少于小草。大草加重了使转的变化,在使转中以提按为主。每次笔划的衔接和字字的衔接多数不留棱角,在牵引圆转中完成。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