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册约成于西汉成帝时期。它提供了汉代王杖诏书的格式,显示了诏书书体的特点。其字形普遍方正整饬,结体宽博,有官方文书矜持的风度。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此册约成于西...
陶洛残碑,1957年出土于曲阜书院公社陶落村南,今藏曲阜文管会。出土时即已破为碎石,后经对合,隶书,用笔圆融精熟,平正中充满奇崛,为汉隶精品。 东汉《陶洛残碑》,一九五...
孙仲隐墓志为1982年秋发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高密市博物馆。 东汉隶书刻石《孙仲隐墓志》,成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圭首,高八十八厘米,宽三十四厘米,额无题字。其...
《三老赵宽碑》简称《赵宽碑》,又称《三老赵掾碑》。赵掾即赵宽,掾不是名,而是古代属官的官职通称。碑高1.10米,宽0.55米,厚0.17米。碑额大篆书“三老赵掾之碑”。六个大字竖...
简称《赵宽碑》, 1942年出土于青海省乐都县白崖子村,后因失火被焚毁,仅留下残碑一块。 汉三老赵掾碑是汉代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从拓片看,为圆首方碑,碑额篆...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 http://www.yamoke.com/a/202210/20809.html 原刻为竖长方形,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题额高54厘米,22行,每行30或31字,共655字。...
《石门颂》(全称为《汉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后世简称为《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由当时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书佐王戎书丹刻于石门内壁西侧的一方摩崖石刻...
《群臣上醻刻石》是刊刻于西汉时期(有争议)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称“群臣上寿刻石”“汉朱山群臣上酬石刻”“朱山刻石”“朱山石刻”“猪山石刻”“永年猪山摩崖”“娄山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