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家
楷书概说 楷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书法艺术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楷书最早是从汉代的隶书演化而来的,也就是说楷书是在我国汉代后期出现的。楷书与隶书最大的...
《宰丰匕骨刻辞》为帝乙帝辛时期作品,出土河南安阳,牛骨,长27.3厘米,宽3.8厘米。因其形为匕首形,故称《宰丰匕骨刻辞》.殷商时期甲骨文多为卜辞,记事者甚少,此匕骨记载了...
石书籍,俱未得见而著录。至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夏秋之际,为霖雨冲刷,字迹始显。当时南郑县令晏袤,即将发现这方汉代摩崖的经过情况,以及原刻文字的内容加以注释,另刻...
学习汉字是从临摹碑帖人手的,这是继承汉字书写传统的唯一途径和根本方法,也是汉字书写创新不可缺少的基础训练。只有经过这种完备的基础阶段,在广泛临习古代法帖并得到启发...
碑帖的选择 我们选择一个好的临摹范本,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可能事半功倍。反之,如果选择不当,学非所宜,可能会浪费许多精力和时间。 碑、帖、刻帖、墨迹 碑帖是古代书家优秀...
镇原县出土的秦诏版,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镇原县博物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统一度量衡,颁布诏书曰“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