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家
仲競簋,西周晚期。通高5.1、腹深3.6、口徑5.1×5.3寸。失蓋,子口,鼓腹,圈足下連鑄四個獸面扁足,頸兩側各有一個獸首銜環耳。頸飾雲紋,圈足飾斜角雲雷。 【銘文】中乍(仲競作...
译文: 隹九初吉庚 师X作X文考 圣公文母圣X 尊X其万年子 孙永宝用...
走簋(徒敦)西周中期 高4.2、腹深3.8、口径6.2寸,重5.5625斤。(西甲) 弇口鼓腹,兽首双耳,下有方垂珥,圈足。口下饰夔纹,腹饰瓦纹,圈足饰斜角雷纹。 【铭文】隹(唯)王十又...
簋(gui 音鬼)是老三代比较常见的祭祀用器。西周攸簋是典型的三足簋,名攸簋,于1973年北京琉璃河53号墓出土。器型为圈钮盖,侈口鼓腹,兽首耳下方有象兽形珥;在器盖、腹均饰两...
西周宗周钟:商代钟形乐器大多数是口部朝上,钟体用长柄支起后再敲奏;西周开始,渐渐改为钟口朝下,钟柄加环悬挂而奏,成为惯见的「甬钟」形式。宗周钟便是甬钟的代表。宗周...
商代的金文多依物象形,富装饰性,有原始野性的张狂、恐怖与任性,后来逐步演化为以线条为主,追求整齐、均衡、对称的秩序美。懿王或孝王时代金文都有一种秩序感,婉转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