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峄山刻石》小篆(会稽本)
《峄山刻石》
在邹城博物馆里,藏有一通四方碑,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碑刻石。刻石为四方柱形,高1.90米,四面均宽0.48米。左侧面南向,中部偏下有一横断痕,断痕致字有残缺。以行书刊刻元代跋文,跋语,共8行,每行26字,记述了摹刻经过。刻石的正面、右侧面刊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刊刻秦二世诏书。正面西向,共刻篆书5行,每行15字,自12、13字处以下石面剥落,中部有斜断痕;右侧面北向,共刻篆书5行,每行15字,自12字以下剥落难识,中部有一横断痕;背面东向,共刻篆书5行,每行15字,中部有一斜断痕,下部剥落较轻,个别字有残缺;小篆体刻字共222字,今已泐毁37字,尚存185字。三面篆书碑文内容如下: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峄山刻石》为秦相李斯撰文并书。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提出并且主持了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被世人称为“千古一相”。李斯还协助秦始皇将全国文字统一为小篆。篆书作为篆、隶、草、行、楷五体书之首,是书法艺术中具有独立意义并独具特色的书体。而李斯犹擅篆书,唐张怀懽在《书断》中将李斯的小篆定为“神品”,赞曰“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称其用笔“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故书界有“学篆必先宗‘二李’(秦李斯和唐李阳冰)”之说。元摹峄山秦篆碑虽为摩刻,但篆文画如铁石,骨气风匀,方圆绝妙,法度谨言,仍不失李斯小篆之固有风韵,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同时《峄山刻石》也是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封禅天下的实物,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史料价值。
李斯《峄山刻石》,字体苍古虬屈,质朴劲厚,圆转流丽,笔画细而匀整,字体呈方形 ,篆法左右对称均衡,沉着凝重,用笔“骨气 丰润,方圆绝妙”。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