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书法知识
书画 > 书法知识 > 毛笔 >

学习毛笔书法中的用笔 贯气和笔势原理

用毛笔书写汉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学习使用毛笔,首先要弄清楚使用毛笔的原理,以便站在较高的基点上学习汉字的书写。

贯气原理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气”是天与人之间沟通的血液,是人与物的生命之源,是包括艺术形式在内的一切宇宙形式的生命之本。从古人对人体生命科学的探索开始,气化思想便与养生相伴而生,并深刻影响着审美哲学的发展。哲学对生命精神的追求影响着艺术领域,追求生命精神,追求生命的最高活力,也就成为艺术作品风格高下的重要审美标准。《淮南子●原道训》:“气者,生之充也。”《孟子●公孙丑上》:“气,体之充也。”可见把气看成生命之本。写字和文学一样,被中国古人视为有机的生命整体,是有机的气积。韩愈《答李翊书》用水形容气,语言如同浮物,只有水大,才可洋洋大观。“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者皆宜。"书写所讲究的“神气贯注”,正是宇宙生命精神的写照。“贯气”, 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时,在笔画线条内部、全字、篇章之间存在并且贯穿首尾的连续气息及其运动。

关于如何在书写过程中贯气,蒋和在《书法正宗》中说:“一 字八面灵通为内气,一篇章法照应为外气。内气言笔画疏密肥瘦,若平板涣散,何气之有;外气言一篇虛实疏密管束,接上递下,错综映带。”“内气”存在于笔画线条的自身,也存在于笔画线条的空白处。字的结体像人体一样,不仅呼吸系统有气、有运动,四肢、血脉乃至每一个细胞都有气的成分运动地存在,这样才是活生生的肌体。“气韵畅通和于‘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书谐》)的美感要求;气韵滞碍则成‘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式的乖背散乱。”“外气”指字与字、行与行乃至通篇的气韵贯通。整篇字要求从第一笔开始,气韵和谐而有节奏地运行到篇末最后收笔,达到贯气的目的。主要表现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映带照应,气韵连贯。蒋和讲的“虚实",“虚”指没有线条的空白处,“实”指有线条的地方。实处借助线条蓄涵并传递着气,虚处也要求使人明显感到有气的存在和运动。这就要求用笔即使在虚处也要符合通篇贯气的原理。

当代书家徐利明先生首次明确归纳分析了“贯气”的形式,将书写用笔分为三种贯气形式。“篆、 隶、草、行、真书,其形体和点画形态各不相同。.... 笔势的嬗变是由贯气程度的不断加强造成的,而贯气程度如何,又是由一定的表现形式去体现的。纵观各种书体的产生、成熟和转化的过程与规律,可归纳出三种基本的贯气表现形式,即内向贯气形式、内向贯气向外向贯气的过渡形式、外向贯气形式。”这一贯气思想为历代不同书体、不同风格的作品找寻到了内在统一的质的基点,确立了分析、创作和鉴赏汉字书写作品的共性指标,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书学的气化理论,更形象、更直接地阐释了书写活动中贯通生命之气的基本内理。

学习毛笔书法中的用笔原理所示篆书“永”字,点画的形态比较单一,点画之间没有直接对应的强烈笔顺,点画的收笔指向笔画内侧,没有指向下一点画的明显笔势形态,属于内向贯气形式。

学习毛笔书法中的用笔原理所示楷书“永”字,点画依据笔势直接对应的痕迹非常明显,笔顺的连贯产生鲜明的起笔与收笔形态,属于外向贯气形式。图学习毛笔书法中的用笔原理所示行书“永”字和图1.jpg所示草书“永”字,则是这种外向贯气形式的更深层次的反映,已经出现点画之间游丝映带或直接以实线相连的贯气特征。

学习毛笔书法中的用笔原理所示隶书“永”字,是介于内向贯气形式和外向贯气形式之间的一种形态,是由内向贯气形式向外向贯气形式的过渡形态,体现在点画之间出现笔顺的直接对应形态,同时也存在气韵指向笔画内部的特征。它一方面出现了笔画连贯书写的外在反映,另一方面还没有达到楷书、行书草书那样更加鲜明的点画的直接对应,这是这种贯气形式的特点。

笔势原理

“势”是传统书法理论中的重要术语,含义较为丰富,有“形势”、“体势”、“骨势”、“飞动之势”等许多含义,又有一笔之势、-字之势、一篇之势,还有不同书体、不同书家、不同时代的不同之势,等等。尽管它们千差万别,风采各异,但都是指运动的形势、趋势。此处“笔势”是指毛笔在书写运动过程中由起承应和的动作所产生的笔顺、笔法的动态特征。

我们知道,被拍摄下来的一名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的照片,照片上的运动员图像是静止的,但是运动员的肢体态势清晰地反映出其强烈的向前奔跑的动态趋势,甚至可以推断出身体、手、脚等各肢体在拍摄之前和之后的相继态势。书写中的线条同样具有这样的态势特征,由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笔势的动态特征逐层递增,表现出来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无论外在表现的程度如何,书写中的笔势都是贯通的、鲜明的。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点画的具体形态是由笔势决定的,而笔势是由贯气方式决定的。

当我们观察古人的优秀作品时,会发现千变万化的个性风格特征。我们在观察、学习和欣赏书写作品的时候,需要先通过笔画形态判断笔势的连贯方式,再通过笔势的连贯方式判断贯气的方式。这是因为书写者写出来的不同笔画形态是由不同的笔势决定的,而不同的笔势又是由不同的贯气方式决定的。书写的时候,是依据从贯气到笔势再到具体形态的次序进行的。所以,用笔要做到气韵贯通,笔势连贯,以使点画生动自然,这是用笔的基本原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读帖和临帖时,就会知道某-点画具体形态的来历,知其所以然。

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判断字帖中笔势的方向,尤其是行草书。判断不出笔势的方向,就弄不清楚笔画次序(即笔顺),贯气就更无从谈起了。那么,我们就要认真分析具体点画形态所反映出来的笔势特征,要做到动脑筋、勤请教、多积累。在图学习毛笔书法中的用笔原理中,我们分别看出“无” 的第三笔是横、 第四笔是竖,“将”的第--笔是竖, “承”的笔顺是横撇、弯钩、横撇、横、横(提)、撇、掠。

分析出笔势与气韵贯通的特征后,书写时就要遵循这个贯气的要求,以连贯的、从容的动作书写出来,避免容易犯的错误:割裂动作,气断,如有的人写字写一笔蘸一次墨,或者写一半离开,回来找不到原来的贯气方式,整个字气韵难以贯通;忽视笔画之间的动作连贯,使气行走路线出现偏差,如有的人写字绕圈子,气韵不连贯或者过于迂回;行笔拖沓、抖擞,如有的人写字故意扭曲笔锋,行笔或过于跳跃或过于迟滞,似疯子打拳、醉汉跳舞,一塌糊涂,毫无贯气可言。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