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书画家故事
书画 > 书画家故事 > 古代书画家故事 >

叶清臣为遭贬大臣申诉

公元103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调知饶州事范仲淹为知润州事,监筠州税务余靖为监泰州税务,夷陵县令欧阳修为光化军乾德县令。这是宋仁宗命令执政大臣将他们调到离京师近一些地方的缘故。先前京师地震,直史馆叶清臣上疏说:“以前范仲淹、余靖等因议论朝政遭到贬降,天下之人都闭口不敢再议论朝政,已将近两年。愿陛下深切责备自己的过失,广为招揽忠直敢言之士,也许可以让威灵显赫的上天察知,使吉祥的预兆出现。”书奏上数天后,范仲淹等都得以调到近处。

范仲淹既被调到润州,谗害他的人恐怕他又受到重用,急忙进行诬陷。谗言传人后,宋仁宗大怒,立即命令把范仲淹安置到岭南。参知政事程琳力辨诬陷之辞并不属实,范仲淹终于得以免罪。自从范仲淹被贬,就兴起朋党之说,许多朝士受牵连而被贬到外地,凡提到范仲淹的人都被指为党人;只有程琳为他向宋仁宗解释,宋仁宗怒气消解后才停止。

公元1038年正月十八日,大理评事、监在京店宅务苏舜钦前往登闻检院,呈上奏疏说:“臣听说河东发生大地震,经历一旬还未停止;正月初,就突然雷电大作。臣以为国家政务有过失,众臣没有人敢于向陛下进言,只有上天以此来告诫陛下。陛下果然能施恩颁发明诏,允许群臣都能进献意见,臣最初听到,为之欢欣雀跃!十余日间有许多言事的人,其中怎么能没有切中时弊:的,但未听到朝廷有所实行,表明这也仅是空听虚言而不务实效。臣所见朝中纲纪败坏,政事与教化有过失,这样的事甚多,不可一概列举,谨举两件大事奏闻。

“第一是正心。心正则精神集中,国家万务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如今民间传说陛下近年来逐渐接近优伶,宴饮游乐没有节制,赏赐给予超过限度。宴饮游乐没有节制则放荡,赏赐给予超过限度则奢侈;放荡则不亲近国家政事,奢侈则国家用度不足。臣私下观看国史,见到太祖太宗每天早朝,到午后才罢,还坐在后苑门,有奏事者,立刻得到召见应对,委曲询问,有微小的好建议也必然采纳。真宗末年身体存病,才开始隔日视朝.如今,陛下正年富力强,实在是该天未明就起来穿衣,傍晚才吃饭,勤政以求治国的时候,却隔日上殿听政,这是不亲勤国家政事。另外,国家府库空竭,百姓也没有什么储藏,而搜刮百姓,摊派杂税,几乎没有停息的日子,三司计度的经费,相当于太祖太宗时的二十倍,这是国家用度不足。希望陛下修身养性似治理民众,荡除杂念以审察事物,勤于听断,舍弃宴乐安逸,放弃宠幸的近臣小人,亲近刚毅公正的贤良之士,因这次灾异的提醒,来考虑将来的长远计划。

“第二是择贤。圣明的君王求取贤才时十分辛劳,而任用他们时则很安逸,面对众多贤士,不必一一进行选择,只在于选择好一两个辅政大臣及御史、谏官而已。近日王随由吏部侍郎、平章事超越十资,再次担任宰相。这是非同寻常的恩宠,必须要授予非同寻常的贤才,而王随徒有虚名,为人平庸,不正直且好谄媚,不是辅相之才,任命他的诏书颁降后,輿论大哗,因此他疾病缠身,国家灾异不断。另外,石中立过去在朝官中,以言语诙谐自鸣得意,如今陛下把他安排为身边的辅政大臣,他资望不够,为众人所轻视。总之,近臣多不是贤能之才,陛下左右的人尚且如此,天下官吏的情况可想而知了。而且张观为御史中丞,高若讷为司谏,二人都因考试优秀而及第,主要以文辞华美而晋升,但是性格温和柔懦,没有刚直敢言的气质,这都是执政大臣特意的安排,希望他们缄默不语,不敢揭发执政大臣的私弊,有时讲一些,则必然与执政大臣暗中沟通。所以御史、谏官等人选,臣希望陛下亲自选择,不让他们出自执政大臣门下。御史、谏官等既得其人,则近臣不敢有过失,这是驾驭臣下的策略。臣以为陛下自身既勤政节俭,辅政大臣与御史、谏官等又都选用得当,则何必忧愁天下不能治理,灾异也没有缘由发生。愿陛下对此稍加留意。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