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书法知识
书画 > 书法知识 >

汉代书法的主要代表作品

石门颂

全称《汉司隶校尉杨君石门颂》,列著名的“东汉三颂”(《石门颂》、《西狭颂》 、《脯阁颂》 )之首,“汉碑三十种” 之一。汉桓帝建和二年刻石,隶书,共22行,每行30或31字不等,现存于汉中市博物馆。

《石门颂》的字形虽比多数简牍上的书迹要规范得多,但比起众多东汉名碑来,则要放纵得多、率意得多、道逸得多,它是汉碑中最为纵横劲逸、奇恣豪迈的。《石门领》 在用笔方面,其笔画圆润道劲,婉转洒脱,不事雕饰,有篆书意韵。用笔大都藏锋严谨,运笔直而不肆,弯而不柔,细而不弱。有不少笔画展出伸长,粗细的变化非常微妙,与常见的汉隶相差很大,形成一种独特的书法表现方式。《石门颂》 也是“多骨微肉”、“多力丰筋”、“以筋见骨” 的代表作。其结体苍茫疏秀,大小各异。部首分合得当,穿插有序,避让自然。章法有行无列,一气呵成,变幻万千,字间距离不等,任其自然,鸿篇巨制,气势磅礴。

《石门颂》远离整肃森严的庙堂,以其疏朗野逸的山林情趣而呈现雄.放、豁达气概,在刻石分书中独领风骚、一枝独秀。

石门颂.jpg

乙瑛碑

全称为《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又称《汉鲁相请置百石卒史碑》、《孔和碑》。东汉桓帝永兴元年刻立于鲁县孔庙,碑文有18行,每行40字,现藏于山东曲阜孔庙。

《乙瑛碑》历来被公认为是“汉隶之最可师法者”,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征,被列为汉代十大名碑之一。从其书风上看,是十分成熟的标准汉八分隶书。字形结构变化较大,依据横向线条的多少,或扁或方或长方,穿插避让,妙趣横生。其笔法严谨,为典型的汉隶。其横画均匀平直,波磔蚕头燕尾分明,提按笔意生动。用笔逆入平出,方圆兼用,提按顿挫,节奏明快。全篇布局整齐排列,行间字间距离均匀得当,韵味盎然。从结构上看,结体分张相背,中敛旁肆,力取横势,形体方扁,结构十分严谨。从神采上看,潇洒飞逸,无犷野之气,端严宽博,因字立形,花叶并茂,寓豪华于古朴之中,得富丽于肃穆之内,情貌相映,沉吟顾盼,不愧为汉碑中的杰作。

礼器碑

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敕碑》、《修孔子庙 器碑》、《韩明府修孔庙碑》等,与《亿瑛碑》、《史晨碑》 合称“孔庙三碑”。汉桓帝永寿二年刻,无额,四面刻隶书,高2.28米,宽1.03米。碑阳16行,行36字;碑阴3列,列17行;左右侧文各三四列,每列各四行。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之中。

《礼器碑》以其清劲、俊秀、精妙达致的风格著称于世,被称为“碑中绝品”。其用笔最为瘦硬,纵横的笔画采用尖锋行笔,宛如刀刻,逆人平出,力透纸背。收笔轻提而复,骨峻气清,方圆并用,变化妙在笔端。波磔之笔,笔毫则尽力开展,力感很强,先作重按,然后从侧面腾跳而起,笔力劲险,其锋不可轻犯,然后将一个字的骨力全盘托出。从碑的结构上看,以取横势为主,上下精而密,左右疏得空灵,其中波磔之笔最有特色。

《礼器碑》在汉碑中名声最为显赫,大多数学者将其推为汉碑之最。

鲜于璜碑

全称《东汉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十一月十八日书立。1973 年5月出土于天津市武清县,现存于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是近几十年来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字数最多、字迹清晰完好的汉碑。全碑共计827字。

《鲜于璜碑》书风方劲古朴,端整尔雅,字里行间蕴含着沉雄豪放之气,淳朴而高古,粗犷而不失法度。其笔画丰厚饱满,含蓄拙朴。起笔、收笔及转折处多有方意,点画显有棱角,因此力感很强。其运笔简洁,弧形笔画较少,波法平整,横画的感觉略比竖粗,波挑也与众不同,许多横波肥厚而作扭锋上翘状,更增添了一种幽默感。结体方整中见自由,碑阳字多呈现扁方,虽有细线界格并未受到约束,整齐而不板滞。相比之下,碑阴颇见随意自然之趣。

此碑对学习和研究汉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探讨其用笔及结构特色。

《史晨碑》

《史晨碑》因前后两面勒铭,所以有前碑、后碑之分,一般称为《史晨前碑》、《史晨后碑》 ,为“孔庙三大名碑”之一。碑高2.31米,宽1.12米,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东庑。《史晨后碑》全称《鲁相史晨谒孔子庙碑》,共14行,每行36字;《史晨前碑》 共17行,每行36字。

《史晨碑》笔法沉古道厚,平稳典雅,刻工精细。基本笔画的变化丰富多彩,却能取得高度的统一和谐。结体规范一致,法度森严,灵通宏浑,疏朗明快,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留有充分的间隔,间隔之间也非常讲究呼应。章法宏伟大度,整体布局方整严谨,前后碑文的竖行与横列都工整一致,毫不错乱。全篇节奏韵律深沉,无跳跃和不和谐之感。

《史晨碑》所出系儒圣孔子故里,可谓东汉后期分书成熟并走向规范化、谨饬化的“东方之珠”

曹全碑

全称《汉部阳令曹全纪功碑》,又称《曹景完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十月刻。碑高2.53米,宽1.23米,碑阳20行,行45字;碑阴5列。明万历初年(公元1573年)出土于陕西邰阳县,现存于西安碑林。

在汉碑中,书法最为秀润典雅的,当首推《曹全碑》。其用笔圆润清劲,柔韧舒展,于变化中透出古逸典雅的气韵。逆人平出,以圆笔为主,运笔如顺势推舟,很少有大蹲大跳之笔,不激不厉,笔势稳健,明媚多姿。从其书风上看,此碑的阴柔之美为其特色,婀娜多姿,雍容华贵,若东方美女,秀而不媚,艳而不俗,体态绰约,虚和大度,而以古雅吐秀、柔中呈健构成婉丽流韵的线条美感,可谓雅致秀绝。

《曹全碑》是汉末“八分书”完全成熟时期的一流代表作品之一。对其书法,历来评赞都很高。

张迁碑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也称《张迁表》,东汉灵帝中平三年二月书立,明初出土。隶书,碑高3.17米,宽1.07米,16行,每行42字;碑阴3列,上二列19行。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之中。

《张迁碑》在汉碑中最为古拙方整。其笔画方劲沉着,笔力雄强。起收与转折处多呈方形,使仪态峻拔。行笔多中锋,直中含微弯,显筋骨强健。波磔分明而收敛,有张力内含。重笔不显肥厚,细画不显柔弱。其碑阳章法规整大度,字间较疏朗,横列竖行均匀整齐。全篇节奏较明显,韵律深沉而缓慢。其结构特点为全碑体势变化多端,而其基本形态和风格却非常统一;具有极强的金石气,带有很浓的汉印特征。

《张迁碑》出土后,当时书坛尤其是清代书法受到影响很大。大书法家何绍基晚年得力于汉碑,尤嗜此碑,临写了100多遍。伊秉绶因学此碑而卓然成为有清一代隶书大家。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