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璜碑》是刊刻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十一月的一方碑刻,全称为“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无撰书者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鲜于璜碑》上尖下方,呈...
《王稚子阙》,墨拓整纸本,已裱立轴。本幅纵93.5cm,横48.5cm。朱翼盦题背签。 王稚子为东汉和帝时人,元兴元年(105年)卒。其墓在四川新都弥牟镇西北5里,墓前立石阙一对。右阙...
《鲁孝王刻石》 是刊刻于西汉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的一方石刻,又称“五凤刻石”“鲁孝王泮池刻石”等,无撰书者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藏于曲阜市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
此册约成于西汉成帝时期。它提供了汉代王杖诏书的格式,显示了诏书书体的特点。其字形普遍方正整饬,结体宽博,有官方文书矜持的风度。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此册约成于西...
陶洛残碑,1957年出土于曲阜书院公社陶落村南,今藏曲阜文管会。出土时即已破为碎石,后经对合,隶书,用笔圆融精熟,平正中充满奇崛,为汉隶精品。 东汉《陶洛残碑》,一九五...
孙仲隐墓志为1982年秋发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高密市博物馆。 东汉隶书刻石《孙仲隐墓志》,成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圭首,高八十八厘米,宽三十四厘米,额无题字。其...
《三老赵宽碑》简称《赵宽碑》,又称《三老赵掾碑》。赵掾即赵宽,掾不是名,而是古代属官的官职通称。碑高1.10米,宽0.55米,厚0.17米。碑额大篆书“三老赵掾之碑”。六个大字竖...
简称《赵宽碑》, 1942年出土于青海省乐都县白崖子村,后因失火被焚毁,仅留下残碑一块。 汉三老赵掾碑是汉代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从拓片看,为圆首方碑,碑额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