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书画杂谈
书画 > 书画杂谈 >

谈《隶变》序 王宽鹏隶书

承蒙王宽鹏先生厚爱,以其新著《隶变》问序于余,盛情难却,不揣浅陋,谨略述其编着之由及价值与功用,以就教于宽鹏先生。

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与自然界万千景象和人类社会百态有着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其缩影。文字的书写之所以在中国成为独特的

艺术,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汉字的形体,是由简而繁而又由繁而简向前发展的。

甲骨文时代,,象形字居多,形体不甚规整,亦不甚繁复。后来金文、籀文,也就是大篆,形体渐趋规整、繁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字体整齐匀称,字形统一,异体较少的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谈《隶变》序 王宽鹏隶书

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秦统一前即已出现,云梦秦简皆墨书秦隶可为证,秦代因官狱事多,文字冗繁,小篆书写较慢,便开始使用隶书,以趋简约,并作为一种辅助字体,与小篆并行,至汉代遂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早期隶书被称为“古隶”,其字形构造较多地带有篆书的痕迹。昭帝.宜帝时,又出现一种笔画带有波碟的新体隶书,称为“八分”。为与“古隶”相区别,后人称之为“汉隶”,至东汉时成为通行字体。

在小篆隶定的过程中,同一个字会出现不同的形体,而在以隶书为主要字体的秦汉以至魏晉南北朝数百年的历史中,又出现了诸多变体。从

文字一般使用的角度来说,这些变体应予统一,以利交流,历史上也有过多次由朝廷颁布统一字形的举措。但在书法艺术领域,这些变体又可以

丰富创作的手段。

从时代变迁的 角度看,汉字的形体有过甲骨文时代.金文时代,小篆时代,隶书(章草)时代.楷书(行书.草书)时代。但在汉字字体变异成型以后,虽然有普遍使用的新书体,原来的字体也不会消亡,总有一些特定的人群或特定的场合在使用。特别是在书法艺术方面,前人的各种书体,都

可以成为书家创作的重要载体。

因而篆书 .隶书,乃至甲骨文.金文,作为主流字体,其时代虽已远去,但至今仍有其广泛的使用价值,而在书法领域,历史书体更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正草隶篆诸书体中,隶书的结构变异最为复杂,一个同样的字常出现多种写法,在书法创作中,又是一种书家和书法爱好者喜爱的艺术载体。

有鉴于此,著名书法家王宽鹏先生邀其道友朱昕英先生共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编撰《隶变》一书,围绕隶书的结构变化这一主线 ,将他钟爱的隶书做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扩展隶书创作的天地,提高作品的观赏性. ,趣味性和知识性,同时也展示了汉文字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厚重。是-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独创性的书法工具书。

王宽鹏先生是一位著 名书法家,现任中国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书风大气,力避平俗,古今互参,南北相溶,以残缺美建立书风,锐意精进,常变常新.被海上书坛誉为“千手观音”。王先生是一位纯粹的书法家,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和应酬,厌恶追捧。但乐天低调掩盖不住其艺术成就,以至求书者纷至沓来,多是在名胜遗址(如芒砀山刘邦斩葬起事处,嵩山少林寺)和重要游览胜地(如庐山报恩观,茅山干元观,上海洋山深水港),可见其书风深受社会宝爱与重视。

他在书法艺术创作探求之余,还出版过多种有关书画艺论与作品。200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笔墨流韵》一-函四册,诸体皆备,很受

书法爱好者的欢迎。在此谨向书法、文字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郑重推荐(隶变》一书。

是为序。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