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泉的《草书赋》解析
杨泉,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傅玄之子傅咸(公元239——294年)同时而稍后。据《意林》、《北堂书钞》所撰小传言泉字德渊,吴处士,人晋,征为侍中,不就。著有《物理论》《太玄经》等书,是晋代一一个重要的思想家。其《草书赋》载于《艺文类聚》卷七四、《历代赋汇》卷——百一《全三国文》卷七五,是赋史上第一篇正式的书法赋。赋日:
惟六书之为体。美草法之最奇。杜垂名于古昔。皇著法乎今斯。字要妙而有好。势奇绮而分驰。解隶体之细微。散委曲而得宜。乍杨柳而奋发。似龙凤之腾仪。应神灵之变化。象日月之盈亏。书踪竦而值立。衡平体而均施。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剪而齐整。或上下而参差。或阴岑而高举。或落择而自披。其布好施媚。如明珠之陆离。发翰摅藻。如春华之杨枝。提墨纵体。如美女之长眉。其滑泽肴易。如长溜之分歧。其骨梗强壮。如柱础之不基。断除弓尽。如工匠之尽规。其芒角吟牙。如严霜之傅枝。众巧百态。无尽不奇。宛转翻覆。如丝相持。
北宋 赵佶草书七言诗纨扇
该赋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开篇至“书蹤竦而植立,衡平体而均施"是总写草书的有关情况。先是赞美草书乃书法众体中最奇妙者,次则称颂了古今两位草书名家的功绩。“杜”即指东汉章帝时著名书家杜度,他把草书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其字古逸高深,时人谓之“圣字”。草书自西汉元帝时史游初作《急就章》,至杜度方渐成熟为书法艺术的—枝,其功自当垂名千古。“皇”则为与杨泉同时代的书家皇象,其草书师法杜度,笔势沉着痛快,精深奇崛,标榜当世书坛,时号“书怪”。接着又探讨了草书之源,指明草书由隶书演化而来的事实,并简单勾勒出草书笔势形体等方面的概貌。第二部分则是从不同角度对草书艺术进行细致的描绘。先是以六个连贯的排比句,一气呵成地刻画出了草书字体的千姿百态、万般气象,令读者仿佛感觉到如有一幅幅神奇美妙、千变万化的草书艺术作品扑面而来,极具感染力。然后则以“明珠之陆离”、“春花之扬枝”、“美女之长眉”对草书丰富多变、俊美的笔法作了形象而生动的描述,随后又以一系列的比喻具体而全面地表现了草书艺术刚柔相济、弛张相间又法度谨严的形态特点。
在某种程度上说,草书的产生,是书写最终得以摆脱实用主义的牢笼从而成为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的一个标志,然而草书的艺术审美特性并非自其-出现就得到如杨泉-般的认识。书论史上的第一篇论文就是东汉赵壹的《非草书》,文中在真实地记录了当时草书热的动人情景后,主要表达了要求文字书写退出审美领域而回归实用领域的观点,其中指斥草书不能“弘道兴业”、无关仕进前途、丧失实用初衷,并轻视习草者为“扪虱之徒”,草书为“技艺之细耳”,等等,可谓疾言厉色、慷慨激昂,孰不知这恰恰反证了觉醒的书法审美历史潮流的不可阻挡。杨泉的《草书赋》,一方面显示了由于时代的发展所导致的个人艺术修养、审美理念的提高和进步的必然性,显示了杨泉敏锐而独到的艺术感悟能力,另——方面也是一门新兴艺术在理论上得到正确的认识往往要滞后于该门艺术实践的产生这样一种规律的真实反映。
“而”应神灵之变化,象日月之盈亏”句,乃从草书形式结构方面来探讨了书法艺术与宇宙本体及其演化之间的某种联系,显然是对蔡邕等人“书法之美肇始于自然”的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并成为后世一脉相通的类似观点的重要的中间环节。又有“骨梗强壮,如柱础之不移”句,与后文所要论及的《用笔赋》中的“藏骨抱筋”一样,则是反映了魏晋时人流行以“筋、骨”比附书法字体的事实。中国书法艺术中有两组基本的关系问题,即:意与象,骨与筋。骨与筋在中国传统观念上本指人身上的构架,强骨劲筋意味着体魄健壮。后汉赵壹《非草书》中说:“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已经是把气血筋骨和书法创作中的心思手动联系到一起了。三国钟踩曾有书法言论日:“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托名东晋卫夫人的《笔阵图》也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皆是将“筋力”与人的精神相连并以其为书法生命力之所在。
而在具体品评书家作品时,引人“骨与筋”的概念则更是非常常见的事了。如汉末魏初韦诞曾说:“杜氏(杜度)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由魏人晋的卫瓘也说过:“我得伯英(张芝)之筋,恒(卫恒)得其骨,靖(索靖)得其肉。”其后的王僧虔在《与某书》中也有“伯玉(卫瓘)得其(张芝)筋,巨山(卫恒)得其骨”的评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骨与筋”的评价方式还迅速影响到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诸多艺术领域,并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中一组非常重要的概念。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