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书画杂谈
书画 > 书画杂谈 >

蔡邕的《笔赋》

在书法艺术正式进人辞赋创作领域之前,倒是与书法有密切联系的文具一毛笔一先成了 “咏物赋”的题材之一,这也可以看成是书法赋萌芽阶段的另一种表现。最早的咏笔赋就是蔡邕的《笔赋》,,这不仅是一篇对笔的礼赞,也是一篇对书法的礼费,从中可以窥见蔡邕书法理论的一些重要内容。

蔡邕(生平见前文)于书法上,工篆体,尤善隶书,被誉为“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在书法史上的贡献颇大,主要有:手书《嘉平石经》,始创“飞白”书体,留下不少较之于崔瑷等前人更具系统性的书法理论著作,等等。据(后汉书),蔡邕写有《篆势》,原作已不存,然晋人卫恒在《四体书势》中指明其中的《篆势》即为蔡邕所作,或有所本而经卫恒转述改写。宋人陈思《书苑菁华》一书又收录了他的《笔论》和《九势》,基本属于蔡邕的思想和观点。最为可信出于蔡邕手笔的,就是历经《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等唐代类书引用而得以保存下来的

《笔赋》,惜皆未全引,致使后人只能见其残貌如下:

昔仓颉创业,翰墨用作,书契兴焉。夫制作上圣,立则宪者,莫隆乎笔。详原其所由,究察其成功,烁乐焕乎,莫可尚矣! ...惟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兔。性精亟以懔悍, 体遄迅以骋步。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形调博以直端,染玄墨以定色。书(或作画)乾坤之阴阳,赞三皇之洪動。叙五帝之休德,扬荡荡之典文。纪三王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勤(或作观)。传六经而辍百氏兮,建皇极而叙彝伦。综人事于腌昧兮,赞幽冥于明神。象类多喻,靡施不协。上刚下柔, ,乾坤之正也;新故代谢,四时之次也;圆和正直,规矩之极也;玄首黄管,天地之色也。.....

1.jpg

赋中至少从两个方面体现了蔡邕的书法理论思想:其一 ,书法之美源于自然。自《周易》以来,整个自然万物的产生及其构成和运动的规律,就被认为是根源于乾坤阴阳的运动和变化。而中国文字很早也被认为是“观象于天”“观法于地”、“依类象.形”的产物,体现着天地自然的法则。书乾坤之阴阳”即是把书法艺术同宇宙的根本规律相联系,明确地指出了书法美的自然哲学依据,认为书法的美与乾坤阴阳的运动变化和谐统一不可分离。这种观点在蔡邕的《九势》中得到了更加明白的阐述:“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而其在《篆势》中用龟文、龙鳞.黍稷、虫蛇、鹰鸟、垂露等等自然形象来比喻篆书的美,则是用实物来说明了书法与自然的类似和相通之处。另外,后世书法理论,在讲究用笔或讨论结构时,都把阴阳刚柔、动静、方圆、疾....等等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看作是求得书法美的最根本的原则,与蔡邕的这种自然的书法美学观也不无联系。其二,书法之美又在于它具有巨大的社会精神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书法艺术的发展,一开始就是同它用于赞美统治者的功绩分不开的,如商周青铜器铭文和秦刻石的文字的书写等等,蔡邕在此赋中更是从叙赞帝皇德勋、传扬经典、述人伦颂鬼神等多个方面来强调了书法的美首先应表现在文字的内容上。然则在蔡邕看来,书法艺术中包涵着自然和谐同社会和谐的统一 、自然形式之美同道德精神之美的统一。其实,这又何止是论证了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共同精神。

蔡邕这种于咏笔赋中表现书法美学精神的做法,对后世同类赋作有着很重要的先导作用,如西晋傅玄的《笔赋》和成公绥的《故笔赋》即深受其影响。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