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 书法知识
书画 > 书法知识 > 楷书 >

初唐书法家褚遂良《倪宽赞》的用笔法

倪宽赞》,墨迹本,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人疑伪。赵孟坚题记认为此卷与《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用笔相同,是褚遂良晚年书法。由于是墨迹本,可以看出用笔的笔法趣味。赵孟坚在《倪宽赞》跋中评论说:“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

(一)横

横画的书写注意以下三点:

(1)起笔、收笔由于贯性导致的形态的变化; 

(2)从左向右略向上倾斜,这样使人感觉平衡,是物理力”的原因所致; 

(3)整个横画有一波三折的弹性波动,而不像尺子量出来那样直。

1.长横

上”字的底横,逆势起笔,顿后向右行,成弧线形,收笔轻顿,提笔收向字中。

2.短横

1.jpg

“主”字的中间横,承上一笔笔势,空中侧锋下落,稍顿后向右行,收笔时提笔向左上送,以启下一笔之势。这个横要写得灵动。.

3.左尖横

“枚”字右侧的横,承.上笔,顺势下笔即向右行,收笔轻盈。

4.右尖横

“司”字内的横,为了使字的右上角侧内部宽敞协调,侧锋落笔后右行,渐提笔出锋,用右尖横。但此字横折钩的折处写得不理想,顿笔过重,不是褚遂良经常使用,而是偶尔出现的笔法,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学习。

1.jpg

(二)竖

竖画书写时注意两点: 

(1)中段用笔要既平实又灵动,同样有一波三折的弹性; 

(2) 由于在字中所处位置的不同,有粗细、长短、悬针、垂露、左弧、右弧等变化。

1.悬针竖

“章”字的竖,逆势落笔后即向下行,末端渐提笔出锋,呈悬针状。

2.垂解竖

”相“字木字旁的竖, 承横画末笔笔势,欲下先上,虚逆势起笔,顿后下行,收笔时稍顿往 上提收,呈垂露状。垂露竖收笔回指字中,随处可用;悬针竖笔出锋, 只可以用于一个字的最后一笔。

1.jpg

3.短竖

“青”字的上短竖,逆势起笔后即重按下行。短竖要坚实有力,像“铁柱”一般。“见”、“四”字的左短竖,“S形”侧人笔,稍顿即向下行,要求写得活泼灵动。

1.jpg

(三)撇

书写撇画要注意中段的平稳过渡,出锋应避免怯弱。

1.斜撇

“助”字的撇,空中逆势起笔,稍顿即向左下弧线行笔,力送笔端。

1.jpg

2.短撇

“信”字的撇,露锋起笔,侧人稍顿即左下出锋,此撇要干净利落,果断有力,取圆势指向下一笔,如下图所示。

3.直斜撇

“为”字的撇,顺首点之势起笔,稍顿即向左下直行,竖锋力送画端。

1.jpg

4.小撇

“严”字反文的撇,注意褚体撇捺粗细的对比。

5.回锋撇

1.jpg

“蜀”字的撇,细而柔韧,收笔时锋向左上内回。

6.竖撇

“成”字的撇,“S形”露锋落笔下行,出锋向左,写此撇要灵动活泼。

7.隶变撇

“光”字的撇,下笔后左下行渐重,收笔时经左上方寻下一笔笔势。有隶书笔意,厚实朴茂。

1.jpg

8.平撇

“质”字的撇,虚逆起笔,稍顿即向左下出锋,方向、长短、轻重都要照顾到整个字的其他笔画。

9.兰叶撇

“尹”字的撇,空中取逆势后落笔向左下像兰叶一样行笔出锋,此撇弹性十足,潇洒飘逸,风神潇远。

1.jpg

10.重叠撇

“参”字的撇,三笔连贯,重心垂下,姿态灵活。

(四)捺

书写捺画要注意三点: 

(1)一波三折,笔势起伏变化较多; 

(2)提按幅度大; 

(3)捺脚的高度、方向、长度。

1.斜捺

“良”字的掠,空中顺势落笔即右下行,顿后边右行边提起笔锋,出锋时须注意角度和长度。

1.jpg

2.平捺

“延”、“述”二字的捺,此捺角度比斜捺平-一点,仍要注意一波三折,并要厚重,能承载上部的重量。

1.jpg

(五)折

折画是两个笔画连贯书写衔接处的提顿状态,注意顿笔的方向和力度,不可过于做作。

1.横折

“书”字的日部折法果断利落,顿挫清晰;“名”字的折,顿笔稍强,侧锋向下。

1.jpg

2.圆笔代折。

‘制”字的折,带有行书笔意,注意圆中带方,力含字中。

3.竖折

1.jpg

“世”字的折,逆势起笔,向下至折时提笔换锋,稍顿,右行至收尾。

4.撇折

“公”字的折,写时换锋要自然。

5.反折

“安”字的折,写时上撇不可太斜,反捺注意观察两笔的角度和弯度。

1.jpg

(六)钩

钩画同样要明确起笔、收笔的气韵贯通:承接上一笔,导向下一笔,如果是末笔则收向字中。行笔提按要流畅,出钩处关键在“推”, 蓄势后笔杆竖直推向收笔处。出锋要沉劲敏锐,要见厚度, ;避免轻浮单薄。

1.竖钩

“则”字的钩,起笔同竖画,收笔蓄势推出,褚体竖钩大多含蓄。

2.横钩

“庆”字的钩同横折用笔,出锋方向要协调。

1.jpg

3.横折钩

“有”字的钩,至收笔处蓄势推出,灵动含蓄。

4.竖提

“张”字的钩,笔势流畅,节奏鲜明。

1.jpg

5.竖弯钩

“也”字的钩,明显带有隶书笔意,向右上边提笔边推出,饱满厚重.

6.弯钩

“李”字的钩,需要一定的速度顺势出锋。

1.jpg

7.戈钩

“夷”字的钩,带有褚遂良楷书的鲜明特点,出锋含蓄蕴藉,又灵动自然。

8.卧钩

“应”字的钩,弯曲之势指向下面两个点画,书写时注意卧钩线条内部的一波三折。

1.jpg

(七)点

点的用笔贵在“轻-重一轻”递相接续的两个环节。前者“由轻到重”是指承接上一笔势“轻”起笔,稍“重”按下;后者“由重到轻”是接续行笔,“轻”出锋,带起下一笔之势。全过程符合“一波三折”之势,关键在于找到承前启后的贯气笔势,也就符合了点的用笔规则了。具体变化形态举例如下。

1.侧点

1.jpg

“褚”、“不”字的点,下笔后向右下方向顿挫成三解形状,外方内圆,沉着大方,丰满有神。

2.竖点

“归”字的点侧锋落笔向下行,顿后向左上提收。此点用势要紧而内收,如军士张弓。

3.左点

“息”字的左点,下笔向下顿方,即向左上顿而收。此点也是欧的笔法,边线成弧线。

1.jpg

4.隶变点

“卜”字的点,楷书中融人隶法,此点将长点变为隶法的短横,静中有动,韵味无穷。

5.曾头点

“遂”字的上部两点,左挑点下笔向右下顿即提笔向上行出锋。此点出锋的方向须与右撇点呼应;右撇点顺势落笔,略作顿后向左下出锋,要遒劲有力,承左而启下。

1.jpg

6.其脚点“其”、“广”下面的点,笔势衔接要清晰,笔画劲挺而饱满。

1.jpg

7.两点的其他组合

注意笔势贯通,用笔“轻一重一轻”递相接续的连贯。“赵”字两点从行书演化而来,气韵十足;“敞”字两点呼应关系明显;“桑”字两点连贯笔势含在字中;“于”字上下两点紧密呼应;“翁”字两组上下点,末笔挑势鲜明;“次”字两点水注意笔断意连。

1.jpg

8.三点水

“汉”字的三点水,首先取侧势落笔,提笔指向第二点横势落笔,第三点起笔紧承第二点收笔笔势,向右下落笔,再变轻指向右上方下一笔起笔处。三点态势各异,错落有致。

9.合三点

“亦”字的三点,此字略具草意,左点与右点相向,三点连贯呼应,活泼可爱。

1.jpg

10.横四点

“笃”字的下四点,左点顿后出锋,中间两点稍小,最后一点顿后收锋。此四点要灵活多变,互相呼应。

11.两对点

“霍”字的两对点,注意四点间因为笔势连贯互相呼应,四点形态各不相同。

1.jpg

(八)提

提画起笔同横画,收笔时提笔出锋,注意不要过尖,同时协调好方向,如“功”、 “推”。

1.jpg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