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书法家和他们的书法作品
第五节著名 书法家
王铎1 (公元1592- -1652 年)
字觉斯,号石樵,又号十樵、痴庵等,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迁礼部尚书。顺治三年降清,官至礼部尚书,卒后谥文安。王锋工诗与古文,精研史学,兼绘山水,尤精于书法,是个博学多才的书家。他的小楷,笔法出自钟繇,点画静穆古雅,韵味十足,明末至清末数百年间无一人可与相比。而最为精绝的则是行、草书,传世的作品也多是行、草。他的行草出人“二王”,有醇厚的晋人风味,并且糅进了怀素的笔意和米芾的结体法。他以古人为师,却不仰古人鼻息,能借古开今,笔下气魄豪迈,一扫当时由董其昌柔媚秀逸书风带来的流弊,以雄奇诡谲的书风震慑着明末清初的书坛,是旷世少有的艺术家。
传世作品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 、《龟龙馆帖》 和《弘月馆帖》等。
傅山(公元 1607- -1684年)
原名鼎臣,字青主,号青山、观化翁、侨黄道人、朱衣道人、石道人等,山西曲阳(今太原)人。他继承家学,博研经史,精通医术,又工书画篆刻,是清初卓绝的文人学者和书法家。明亡后,他拒仕清廷,“衣朱衣,居土穴”,二十余年作道士,遁迹于深山老林中不见生客,却日日梦萦魂绕深怀思念故国之情。他早年学书于赵孟颊、董其昌两家,后转学唐颜真卿及魏晋诸名家。他曾自述:“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傅山书法如其人,个性非常强。他篆、隶、真、行、草各体皆能,而行草尤为超绝。他的草书用笔圆劲流畅,墨酣意足,风格雄逸奇伟。小楷也清俊古穆,颇有魏晋风韵。傅山的书论更有独到之处:“宁 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这一原则充分体现在了其书法中。
其墨迹有《逍遥游》、《秋迳诗》、《丹枫阁记》等。
小楷心经 清 傅山
朱耷(公元 1626- -1705 年)
号雪个,晚年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是明代宁王朱权的后裔。明亡之后出家为僧,后又当道士,在南昌建青云谱道院。性格颠狂且孤介,嗜酒。清初杰出的画家,其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甚高,为一代宗匠,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书法大多散见于他的画中。书学师承钟繇、王羲之、颜真卿、董其昌,以行草书见长,由于他常常用秃笔写字,所以其书法粗细变化不大,转折处较圆润,线条单一,只是在结构上加以变化,有时夸张一字中的某一局部,形成特有的结体规律,从而形成清新、古朴、澹泊的神韵。
金农.
(公元1687- 1764年)
字寿门,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别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等,浙江钱塘人。金农一生不慕仕进,曾从学于何羲门,好学癖古,精鉴赏,在绘画上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金农书法用笔方扁如刷,且墨浓如漆,故人们称之为“漆书”。其书法尤以隶书著称。他的隶书取法汉碑,又以“二爨”人隶,风格别致,甚有品位。他的书法笔画横粗竖细,搭配合理,对比强烈;波势内含,刚劲犀利;布白密不容针,疏可走马,而侧锋的运用则恰到好处。《国 朝先正事略》云“(金农)分隶冠绝一时。”金农是清代提倡碑学的一位先行者。康有为评论道:“ 乾隆之世,已厌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法,然失则怪。次欲变而不知变者。' 金农自己诗中亦云:“会稽内史 负俗姿,字学荒疏笑骋驰。耻白书家作奴婢,华山片石是吾师。”
郑燮(公元 1693- -1765 年)
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早年家境贫寒,得朋友相助,始能求学,四十四岁时登进士第。曾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忤豪绅,才辞官卖字画于扬州。在绘画史上被称作为“扬州八怪”之一,工竹、兰、石、菊等。郑板桥诗、书、画造诣均不凡,故有“三绝”之称。李苑曾赠以“三绝诗书画,山官归去来”之句。他的书法尤为精到,开宗立派,有“狂野”的趣味。他曾自述其书法特点:“板桥既无涪翁 (黄庭坚)之劲拔,又鄙松雪(赵孟颊)之滑熟,徒矜奇迹,创为真隶相参之法,而杂以行草,究之师心自用,无足观也。”因此,说郑板桥是创造大师也不为过。他的这种创造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故意造作,而是在师承传统书法基础上的推陈出新。他以苏东坡、黄山谷的行草为基础,参以楷、隶、篆及画法,自称“六分半书”,人们也称“板桥体”。这种熔多体书法于一炉的创造是亘古未有的,从而在书法史上立一家之风貌。
他存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六分半书”的特色,如《行书七律诗》、《行书李商隐诗轴》、《行书论书轴》等。
刘墉(公元 1719- -1804 年)
字崇如,号石庵、青原、香岩、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卒谥文清。他博古通今,擅长诗文,精于行、楷,初学赵、董,后学苏、米,继而上进颜、钟,自成一家。由于他广泛涉猎诸名家,墨迹并不受古人拘泥,被誉为“集帖学之大成”。他的书法融会了唐颜真卿的雄浑,宋苏东坡的丰腴,元赵孟颓的圆润,明董其昌的生拙,貌丰而骨劲,昧浓而神藏。外似丰圆软滑,实则内涵劲健,字画中间尤其丰实,骨脉分明。他爱用狼毫硬笔,喜在光滑的蜡笺上书写,用墨极浓。因此,他的书法作品笔画饱满,筋骨深藏,墨色浓重而沉郁,表现出“ 静态美”。与同时的翁方纲、梁同书、
王文治齐名,并称“清四家”。也有以其与翁方纲、成亲王永理、铁保并称为“乾嘉四家”。
王文治(公元 1730- -1802 年)
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中探花,官輸林院侍读,后出任云南临安知府,因水土不服辞官。以后曾一度主持杭州崇文书院。博学多闻,年轻时有“国士”之称,后又以诗闻名于江渐一带。其书初学董其昌,后得力于李邕,晚年专学张即之。善行书,书风飘逸潇洒。书法字形取法李邕书体中的修长跌宕,结体取法张即之字体的规整劲健,笔势取法赵盂颛的流动,形成了自已萧疏秀媚的独特书风。当时,书论者将他与梁同书并称,而梁同书承认自己在天分上有所不及他。
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说:“国朝刘石庵相国 (刘墉)专讲魄力,王梦楼太守(王文治)则专取风神,故世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旬。”王文治作书,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与他天然秀逸的书风有表里相成之妙。
作品有《剪水山房诗序卷》、《行书诗轴》 、《化言联》等,还存有《梦楼诗集》、《快语堂题跋》 等著论。
翁方纲(公元 1733- -1818 年)
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年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翁方纲博闻强记,才高八斗,长于金石考证,精于鉴赏,一生考证题跋碑帖颇多,著有《两汉金石记》、《汉石经残字考》、<碑别字》 等。他是清代碑学先驱之一。书法最初学颜真卿,后学虞世南、欧阳询及其他唐碑,隶书则师法《史晨》、《韩敕》等汉碑。他精熟名家碑帖,下笔便具体势,又双钩摹勒旧帖数十本,因而当时北方写碑版的多来求他。其书风以浑厚劲挺、法度严谨取胜。他的作品有行草书《徐渭杂花图卷题画诗》、行书《论绛帖卷》和他在《大观帖》上的小楷题跋,尤其是这些小楷,笔力精健,方式灵巧。
邓石如(公元 1743一-1805年)
原名琰,避嘉庆皇帝颥琰的名讳,以字行,更字为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怀宁人,是清代著名的篆隶大家和篆刻大家。其出身寒门,9岁时就已辍学谋生,但是在逆境中仍能学而不倦。后来由梁闻山介绍而得与大收藏家梅繆相识,并与之相处达八年之久。梅缪金石书画收获丰富,为邓石如钻研书法艺术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条件。据包世臣称,邓石如人梅府以后,“日昧爽起, 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乃就寝,寒暑不辍”。从此以后,山人的书法、篆刻艺术大进,为当时名士所重。当时的大学士刘墉、副都御史陆锡熊称其书:“于数百年无此作矣。”邓石如篆书初以“二李”为宗,但又不为其所限,以隶书笔意人篆,强调行笔的提按顿挫变化,从而丰富了篆书用笔,突破了玉箸篆笔笔圆转、处处圆转的藩篱,风格沉雄浑厚,意气天成。康有为曾云“完白山人之得处在以隶笔为篆”,可谓确评。另外,邓氏篆书线条凝练苍劲,紧密厚重,金石昧颇浓。又因喜游山水,黄山、雁荡、天台、泰山、匡庐、淮扬都有他的足迹,因而其书法艺术中又有一种空灵飘逸、疏宕典雅的灵山秀水的气质。这个特点也可说是邓石如篆书所特有的。另外,邓石如作篆书,强调“道”和“灵”,所以他的作品线条具有一种柔中有刚之美。
他的作品有《白氏草堂诗》、《隶书经钼堂杂诗轴》、《隶书联》等。
伊秉绶; (公元1754- -1815 年)
字组似,号墨卿,晚年又号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故人又称其为“伊汀州”。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初为广东惠州知府、扬州知府,以廉吏善政著称,建丰湖书院。他诗文书画皆工,尤以隶书最负盛名。康有为认为他是“集分书之大成者”, 并把他与邓石如并称为碑法的“开山二祖”。他早年学书于刘墉,更专注于颜真卿。后来受桂馥、黄易、孙星衍等金石名家的影响,开始转向汉魏以来的碑刻如《张迁碑》和<礼器碑》等的研究,终于形成自已隶书的独特风貌。他不太主张笔画的波磔以及点画平直均匀,而大胆采用平行线,使字体方正严谨而不刻板,用笔方中有圆,寓巧于拙,可见汉隶碑额中结字和用笔的特点。
他擅长写隶书大字,愈大而气势愈磅磚。扬州瘦西湖亭台中“湖上草堂”的匾额及“白云初晴旧雨适至,幽赏未已高潭转晴”的楹联,就出自伊秉绶之手。其墨迹多留在《墨庵集锦》中。
何绍基(公元 1799- -1873 年)
字子贞,号东洲,晚号嫒叟,湖南道州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迁四川学政,未几以言事谪归。他博涉群书,对于经、子、集均有著述,尤精于小学,旁通金石碑版文字。何绍基书法成就最大的是行、楷书,沉雄峭拔,恣肆中见逸气,意态超然,金石意味浓厚而又充满笔情墨趣,从笔法、结体到章法都是他自家机杼,被誉为“一代之冠”的“何体”。何绍基的书法最早取法自颜真卿,结构开拓,点画雄强。中年时学北魏书法,能得其神韵。上溯到周、秦、两汉的古籀和篆、隶,并能从中探索书法艺术演化的规律。他“肄书泛滥六朝”,“于北碑无所不习”,楷书得力于《张黑女墓志》,隶书得力于《张迁碑》和《礼器碑》,是一个能融碑、帖之长而自成风范的书法大家。其作品有楷书《封禅:书册》,《黄庭经册》,行书《行书诗轴》、《临王羲之兰亭序》等。
赵之谦(公元 1829- -1884年)
字益甫,号悲庵、梅庵、冷君、无闷、铁三、憨寮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咸丰九年举人,曾任江西奉新、南城等处知县。他博学多才,金石、考证、目录、书画、篆刻之类皆非常精通。但生性耿直孤傲,愤世嫉俗,不肯随波逐流。他的诗书画能独创新意,绝不取媚世俗态,因此不被当时人理解。他的书法最早取法颜真卿,后来受到包世臣碑学理论的影响,改而临习北碑,临摹《郑文公碑》、《张猛龙碑》 等以及北魏造像,跟|随邓石如学习篆书和隶书。他曾经自称:“予 书仅能作正书,篆则多率,隶则多懈,草不擅长,行书亦未学过,仅能稿书而已。平学篆始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此甘苦自知之。”事实上,赵之谦之正、篆诸体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将包世臣“钩捺抵送,万毫齐力”的笔法融人自己所写的各种书体之中。在隶书中参以篆书笔意,楷书中参以篆隶笔意,甚至用颜真卿笔法来写北碑。因此,他的篆隶学邓石如而与邓不同,楷书学魏碑,形成了“颜底魏面”的风格特征。此外,他还引魏碑笔法人行草,个性甚强。他的书法笔力坚实,气息流宕,仪态万方,开创了碑学中秀雅灵媚的门派。
其作品有《二金蟪堂印谱》、《六朝别字》 行世。
康有为(公元 1858- -1927 年)
原名祖诒,字广厦,又字长素,号长素、更生,别署西樵山人,广东南海人,因而被称为“南海先生”、“康南海”。在上海时又名居所为
‘游存庐”,故也称“游存老人”。光绪进士,授工部主事,是“戊戌变法”之首倡人物。1889 年康有为上书变法受挫,于是转而研究学问。他利用京师收藏家收藏丰富和厂肆购买之便,广收碑版,对书法艺术进行系统研究。正如其自述云:“时 徒馆之汗漫舫,老树蔽天,日以读碑为事,尽观京师藏家之金石凡数千种,自光绪十三年以前者,略尽睹矣。”其书法取法《石门铭》,参以《泰山石峪金刚经》、《云峰山石刻》 等。所著《广艺舟双楫》是碑学的重要理论著作,对近现代书坛影响极大。
关注微信号:雅墨客书法讯息应有尽有